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這人老了,身體機能開始下降、逐漸虧虛,就會無法抵御風寒濕邪侵襲,稍微不注意防護就容易關節、肌肉、筋膜及周圍軟組織出現疼痛癥狀,這其實就是關節風濕癥。老年人患上關節風濕癥還是比較關心如何治療的,而目前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藥物治療、食療方調理等,其中多數人對老年人得了關節風濕癥如何食療調理比較感興趣,下面我們不妨一起通過文章內容了解下吧。
關節風濕癥你了解多少?
不少老年人平時都沒啥不舒服,但是到了陰雨天、氣溫下降、出門不注意防護、久居潮濕環境后就容易出現關節疼痛癥狀,這其實就是關節風濕癥。那你了解什么是關節風濕癥嗎?關節風濕癥是指關節、肌肉、筋膜及周圍軟組織出現疼痛或感覺異常,但關節不腫,相關實驗室及物理檢查完全正常的一類綜合癥的統稱。臨床也稱“良性關節炎”、“非特異性關節炎”等,屬于中醫“痹證” 范疇。
痹病是中醫的病名,是指的機體、經絡等受到風寒濕熱等邪氣入侵,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異常癥狀表現,常見的有肌肉、筋骨、關節酸痛、麻木、重著,或關節腫脹、變形、活動障礙等,甚至一些人群還會出現關節腫大、灼熱癥狀。
痹證和外界因素也就是風、寒、濕、熱等外邪有很大關系,比如出汗后立即吹風、在濕地上坐臥、長期直吹空調、涉水冒雨等都會導致風寒濕邪入侵身體經絡,這些邪氣在進入體內后會停留在關節內,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通。中醫上一直有一句話“不通則痛”,當經脈氣血不通時,身體自然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表現。所以當感受風寒濕邪后出現關節疼痛的癥狀,其實可以按照痹病辨證論治,采用中藥除濕,舒經活絡治療。
老年人患有關節風濕癥,及時治療是關鍵
由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關節風濕癥治療,中藥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是關鍵。而中藥除濕,舒經活絡,其實可以試試藥酒。這是因為一方面酒本身就具有散寒、舒經活絡的功效,而加入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的藥物更能加強藥性,從而更好地治療痹病引起的關節疼痛等問題。
藥酒中同仁堂國公酒就是個老品牌,同仁堂國公酒由當歸、羌活、牛膝、防風、獨活、牡丹皮、廣藿香、檳榔、麥冬、陳皮、五加皮、厚樸(姜炙)、紅花、天南星(礬炙)、枸杞子、白芷、白芍、紫草、補骨脂(鹽炙)、青皮(醋炒)、白術(麩炒)、川芎、木瓜、梔子、蒼術(炒)、枳殼(麩炒)、烏藥、佛手、玉竹、紅曲等中藥組成,處方配伍科學,泡制工藝嚴謹,具有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于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病,癥見關節疼痛,沉重,屈伸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常見于現代醫學所說的關節風濕癥、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腦卒中后遺癥等。
除了中藥治療以外,其實生活中不少食療方調理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緩解關節風濕癥所出現的疼痛癥狀。那么,老年人得了關節風濕癥如何食療調理?
藕絲百合陳皮粥
原料:藕1009、百合509、冰糖809、橘皮log。制法:(1)將藕洗凈削皮切細絲,百合剝片切絲,橘皮切絲待用。(2)開水鍋中。加以上三絲。燒開后用小火熬成汁,藕絲、百合、陳皮絲燒成熟爛,加入冰糖,成粥食用。另:扁豆、紅小豆(即赤小豆)、冬瓜、苦瓜、荷葉、馬蘭頭等也有健脾利濕化痰之效用。
羊肉溫補粥
原料:羊肉1009、大米509,蔥末、姜末、鹽各適量。制法:羊肉洗凈,切碎末備用,大米淘洗凈,水放入鍋中燒開,先放大米熬成八成熟,納羊肉末、蔥、姜末同煮成粥。食用時鹽調味即可。
通過文章內容對“老年人得了關節風濕癥如何食療調理”這一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吧。除了藥物治療、食療調理以外,老年人還需要注意日常防護,保護好我們關節,并保證室內干燥,才能避免疼痛癥狀反復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