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隨著夏日炎炎的腳步逼近,高溫和濕度的雙重挑戰為健康埋下了諸多隱患。夏季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特別是一些與呼吸系統相關的疾病,如流感、感冒等,更是頻頻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安全。在這個季節,連花清瘟幫您整理了一份夏季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應對指南,幫助大家安全度過高溫季節。
一、中暑:高溫下的隱形殺手
人體在極端高溫和高濕度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一旦失常,就可能出現中暑。不僅是溫度過高和陽光直射,繁重的工作負擔、長時間的勞動和過度的疲勞也是常見的誘因。 根據癥狀的不同,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1、先兆中暑:此階段的癥狀表現為身體乏力、頭暈、口渴和出汗等。一旦出現這些跡象,患者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移步至陰涼且通風的地方,并及時補充水分。
2、輕癥中暑:如果癥狀變得更加嚴重,如出現惡心、嘔吐、心悸,以及面色潮紅或蒼白,注意力散漫,動作失去協調,體溫異常上升等情況,此時應迅速采取降溫措施,并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
3、重癥中暑:這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它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癥狀可能從頭痛、惡心、嘔吐和肌肉痙攣開始,并逐漸演變為嗜睡甚至昏迷,同時伴有高燒,極端情況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并在等待救援期間實施現場緊急救治。
二、熱傷風:貪涼引發的感冒
高溫天氣,人們為了追求涼快,常使用空調或電扇,但若出汗時直接吹冷風,容易引發感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熱傷風。
病情較輕的熱傷風,會出現低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病情較重的會出現高熱,出汗后熱仍不退,并伴有頭痛、身體酸懶、倦怠、口干但不想喝水、小便赤黃、舌苔黃膩等癥狀,有些患者還會嘔吐或腹瀉。
得了熱傷風應多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充足飲水,保證每日飲水2000毫升,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電解質飲料;飲食均衡,少辛辣外,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及時服用對癥藥物治療,如連花清瘟。該藥組方中既有連翹、金銀花、石膏、薄荷腦等清熱藥物,同時又配伍了麻黃、苦杏仁、廣藿香等辛溫藥物,在發揮“清瘟解毒,宣肺泄熱”藥物功效的同時避免寒涼傷身、溫熱上火,具有“清而不過涼,溫而不助火”的特點。此外,方中還加入了大黃通腑泄肺,使體內毒邪盡快隨大便排出。紅景天扶補正氣,調節免疫,做到“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是治療熱傷風的不二之選。
總結來說,在享受夏日帶來的歡樂時光時,我們也不可忽視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無論是通過合理調節室內外溫度差,還是通過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我們都應積極行動起來,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疾病的侵擾。記住,健康的夏天,從警惕和預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