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個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傳主題為“體醫融合,戰勝卒中”,即倡導通過科動,預防卒中發生,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卒中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是我國當前第一位致殘病因。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卒中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卒中330萬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萬人,卒中存活者中約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
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腦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出血性卒中常見于高血壓病、腦動脈瘤或腦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發病時,由于腦壓突然增高,常出現突發性劇烈的頭痛、噴射狀嘔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癥狀。臨床上,腦出血僅占卒中的20%左右。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又稱為腦梗死,占腦卒中的80%左右。一般是腦血管栓塞、狹窄或閉塞所致。患者多有陣發性頭暈、行走不穩、口齒不清等先兆的腦供血不足癥狀,隨著病程的進展,可逐漸演變為面癱、半身不遂、言語不能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中老年人要多加防備。因此,科學防治卒中,對于高風險人群及卒中患者非常重要。
卒中的發生與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因此,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有助于防止卒中的發生,針對這種情況,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作用的中成藥進行防治,比如臨床常用的通心絡膠囊。
通心絡膠囊能夠幫助患者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減少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發生及復發。研究顯示,通心絡能夠保護腦梗死缺血區微血管的超微結構,促進微血管和神經元新生,增加微血管密度,從而促進腦梗死缺血區的有效灌注,達到保護腦微血管,改善總體神經功能的作用,既能有效防治腦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又能減輕腦梗死后遺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且,其還被《通心絡膠囊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臨床應用的專家建議》《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等20余部指南、共識及教材列為推薦用藥。
此外,腦梗死患者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將阿司匹林、他汀類調脂藥物聯合通心絡膠囊進行治療,通心絡膠囊與阿司匹林合用,既可以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效果,又可以減少阿司匹林抵抗;通心絡膠囊與他汀類組合,可以增強降脂、抗炎效應,把降脂藥物用量降到最低,副作用降到最小,而降脂效果又可以達到最好。提高疏通保護血管的作用,也能減少腦梗復發。
從預防方面來說,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這些方面預防卒中的發生:
1.科動。建議每周參加3-4次的有氧運動,每次持續約40分鐘以上,中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有益身心的健身運動。
2.健康飲食。每天飲食種類應多樣化,使能量和營養的攝入趨于合理,少油低鹽飲食,控制膽、碳水化合物攝入,避免吸煙飲酒。
3.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者可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體力活動等措施減輕體重,有利于控制血壓、血脂,減少卒中風險。
4.防止過度勞累。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久坐、連續加班等,適當活動,避免勞累過度,以防增加血管負擔。
5.保持情緒平穩。避免心情大起大落,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積極面對問題。
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遠離腦卒中。
卒中是當今社會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嚴重的疾病,對于存在高風險的患者而言,建議在生活中加強防治意識,遵醫囑堅持長期用藥,不擅自停藥或增減藥量,同時定期復查,這樣更有助于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