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今年8月25日是全國第六個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建設健康中國”。糖尿病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它有一種嚴重并發癥卻鮮為人知,那就是糖尿病足,很多患者都缺乏對糖尿病足的認識,不重視預防,最終不得不面臨截肢致殘的局面。
糖足——糖尿病患者的截肢之痛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綜合因素引起的足痛、皮膚深潰瘍、肢體壞疽等疾病的總稱,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糖足感染癥狀嚴重的時候可以影響骨骼和肌肉,導致組織壞死,甚至截肢,是中老年患者致殘的重要原因。早期的預防、識別及規范化診治是延緩糖足發生、發展,降低糖足復發和截肢的有效舉措,醫學專家推薦“三觀察、三檢測”方法預防糖足。
三觀察
1、觀察足底或足趾有無老繭;
2、觀察足部皮膚是否干燥、汗液有無減少;
3、觀察是否存在足畸形,如錘狀趾、爪狀趾等。如果糖友出現以上體征,則提示有下肢神經病變。
三檢測
1、用尼龍絲檢查法檢測觸覺。把10克尼龍單絲和皮膚表面垂直放置,如果感覺不到刺痛,則為感覺減退;
2、用大頭針檢查法檢測痛覺。用大頭針刺足底第一、第三、第五趾腹部及跖底皮膚,并感覺疼痛程度,若無痛覺,再刺足外側及足背皮膚。如果各部位感覺到輕微疼痛,可以忍受,則無足部病變;如果有感覺,但感覺不到疼痛或完全無感覺,則是足部感覺減退或消失;如果輕觸即感覺疼痛,難以忍受,則為糖尿病足部病變;
3、用皮溫計檢測溫度覺。分別用盛冷水(5℃~10°C)和熱水(40℃~45℃)的玻璃杯接觸皮膚,感覺“冷”或“熱”。如果患者無明顯感覺及比較不出差異,為溫度覺消失。
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糖足是由于外界的傷害造成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出現腳癬等腳部疾病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另外,由于腳畸形出現老繭甚至雞眼,采取不正確的修腳方法,損傷了腳也有可能誘發糖足。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有神經病變,對溫度不敏感,洗腳時用過熱的水洗腳,燙傷造成的損傷感染也是糖足的重要誘因。
這種情況下患者如果一直沒有接受有效的治療,會引起潰瘍、壞疽,進而發展成兩種結局:要么截肢,要么就因為各種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甚至面臨死亡。因此,糖足患者積極進行有效的治療才是關鍵。
京萬紅軟膏治療糖足效果好、使用方便、經濟適宜
在中醫學中糖尿病足屬于“筋疽”、“脫疽”范疇,常因臟腑功能失調、肝脾腎虧虛,加之外邪侵襲而致。脾氣不健,化生不足,氣血虧虛,不能濡養臟腑,充養四肢;腎陽不足,陽氣不達,不能溫煦四肢,終致熱盛肉腐成膿形成潰瘍,壞疽。
京萬紅軟膏具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含有黃連、黃芩、桃仁、紅花、五倍子、白芷等33味中藥,藥物配伍的方法符合中醫外治法治療糖足的原則,即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溫通經脈和去腐生肌法,可以達到去腐生肌、煨膿長肉的作用,促進糖足創面愈合,同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治療糖尿病足時,給藥前用生理鹽水清潔創面,然后應厚涂京萬紅軟膏,覆蓋全部創面,約2個硬幣厚度,外層用無菌紗布包扎,每2日換藥1次。京萬紅軟膏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患者足部感染,促進愈合,具有效果好、使用方便、經濟適宜等多重優勢,值得臨床推廣。
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延緩病情發展。并且定期檢查足底,涂抹護足膏,預防皸裂、老繭、水皰等;在家中常備溫度計,方便測量洗腳水的溫度,以不超過40度為宜;還要定期剪指甲、換襪子,防止腳部磨損;冬天要穿加厚的棉鞋,預防腳部凍傷,從生活小事中防范足部傷害,預防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