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立秋,意味著夏季將盡,秋季正式開始。然而,每當立秋,很多人都會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立秋之后天氣就會迅速轉涼,酷熱天氣即將結束,從而放松了對防曬和防暑的警惕。但其實,立秋并不等于酷熱結束,防曬、防暑工作依然至關重要。
立秋之后,氣溫的變化通常是漸進式的,而不是突然的驟降。在許多地區,尤其是南方,“秋老虎”的威力不容小覷?!扒锢匣ⅰ笔侵噶⑶镏蠖唐诨責崽鞖?,一般發生在 8、9 月之交,持續約 7 - 15 天。在這段時間里,白天的氣溫依然較高,陽光依然強烈,紫外線的輻射強度并沒有明顯減弱。
因此即使已立秋,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依然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導致曬傷、曬黑、皮膚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因此,立秋后防曬工作依然不能忽視。
立秋后依然要重視防暑、防曬
立秋后外出時,應根據天氣情況選擇SPF指數適合的防曬產品,并根據活動情況和出汗程度適時補涂。同時,也可佩戴寬邊帽子、太陽鏡、遮陽傘等,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防護。
除了防曬,防暑也同樣重要。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少量多次白開水、淡鹽水或綠豆湯等,以補充身體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如果立秋后發生曬傷情況,也不必過于擔心,及時使用外用藥物處理即可,比如《日曬傷基層診療指南(2023年)》中推薦的京萬紅軟膏,它由33味中藥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療日曬傷,減輕癥狀。
此外,立秋后,在飲食方面也應注意調整。多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黃瓜、苦瓜、冬瓜等,既能補充水分和營養,又有助于防暑降溫。同時,要避免食用過多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體的負擔。
立秋并不等于酷熱天氣的結束,仍需注意防范,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安然度過這個季節的過渡階段,迎接真正涼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