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羽毛落在身上應該是一幅浪漫的畫面,但是對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患者來說,卻是無法想象的疼痛感,帶狀皰疹本來就是非常疼痛的疾病,好不容易熬到皮疹消退,沒想到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又開始了,患者會持續疼痛數月,甚至數年,期間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那么,患帶狀皰疹好了后神經痛怎么處理,還能治好嗎?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疾病現狀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定義為帶狀皰疹(HZ)皮疹愈合后持續1個月以上的疼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PHN具有疼痛劇烈、持續時間長(常常超過3個月),并伴隨著嚴重的痛覺,造成患者嚴重的痛苦,以及經濟負擔。有30%~50%患者的疼痛持續超過一年,部分可長達10年或更長,并且PHN的發病頻率和嚴重程度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有哪些表現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呈間斷,也可為持續性。小編總結了它的幾個特點,大家可以自測一下。
-
疼痛部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常見于單側胸部、三叉神經(主要是眼支)或頸部,其中胸部占一半,頭面部、頸部及腰部分別各占10%~20%,其他部位<10%。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皰疹區域有所擴大,極少數患者會發生雙側皰疹。
-
疼痛性質:PHN疼痛性質多樣,可為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梢砸环N疼痛為主,也可以多樣疼痛并存。
-
疼痛特征:自發痛:在沒有任何刺況下,在皮疹分布區及附近區域出現的疼痛。痛覺過敏:對傷害性刺激的反應增強或延長。痛覺超敏:非傷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觸衣服或床單等輕微觸碰或溫度的微小變化而誘發疼痛。感覺異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覺異常,如緊束樣感覺、麻木、蟻行感或瘙癢感,也可出現客觀感覺異常,如溫度覺和振動覺異常,感覺遲鈍或減退。老年、體弱患者疼痛程度會更劇烈。
患帶狀皰疹好了后神經痛怎么處理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盡管病因單一,但機制復雜,不僅在不同患者中機制不同,且同時涉及中樞和外周機制,并會隨時間推移發生變化。
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中強調,治療PHN應盡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緩解伴隨的睡眠和情感障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PHN的治療應規范化,其原則是:盡早、足量、足療程及聯合治療,許多患者的治療可能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藥物治療是基礎,應使用有效劑量的推薦藥物,藥物有效緩解疼痛后應避免立即停藥,仍要維持治療至少2周。
治療過程中,要定期監測疼痛強度的改善情況。治療1周后,應對治療的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評價以便維持或調整現有的治療方案。通常治療后疼痛評分較基線降低≥30%即認為臨床有效,降低≥50%即為明顯改善。
《共識》中指出治療PHN的一線藥物包括鈣離子通道調節劑(普瑞巴林和加巴噴?。⑷h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和5%利多卡因貼劑,二線藥物包括類藥物和。其中外用藥5%利多卡因貼劑相比其他藥物具有避免肝臟首過效應、不良反應少的優勢,便于長期使用,更好的應用于局部疼痛,得百寧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就是不錯的選擇。
利多卡因可阻斷周圍神經痛覺感受器的電壓門控鈉通道,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尤其是伴有皮膚痛覺超敏的患者。常用劑型為5%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和復方利多卡因軟膏。其中5%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具有皮膚相容性好,滲透性好及重復揭扯性好等優點,相比中成藥貼膏,不容易發生皮膚過敏。
并且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可以與口服鎮痛藥物聯合使用,解決了單一藥物治療不能有效緩解PHN患者疼痛的情況,還可以減少口服藥物的劑量從而降低胃腸道不適、頭暈等全身不良反應。
以上就是關于“患帶狀皰疹好了后神經痛怎么處理”的相關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最好的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預防它的發生,這需要在帶狀皰疹急性期盡早開展鎮痛治療,有研究顯示,早期鎮痛治療可降低皮疹后3-6個月時PHN發生風險,讓患者免受“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