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我們不僅要注意避暑,還要警惕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盡管夏季通常被認為感冒較少,但近期朋友圈中感冒發熱的人數明顯增多,#最近感冒發熱的人有點多#沖上熱搜榜,這提醒我們夏季預防呼吸道疾病同樣重要。
三伏天與機體免疫功能
今年的三伏天7月15日開始,至8月23日結束。初伏:7月15日-7月24日;中伏:7月25日-8月13日;末伏:8月14日-8月23日。這個時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濕度最大、悶熱感最強的時段,長時間的空調使用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活躍,傳播風險增加。
一進入三伏天,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缺乏運動,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引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出現發熱、乏力、咳嗽、咽痛等癥狀。
三伏天的健康防護策略
1. 合理使用空調:三伏天里,空調成為許多人的避暑神器。但長時間處于低溫環境,突然進入高溫環境時,身體容易因溫差過大而感冒。因此,建議空調溫度設置在26℃左右,并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 避免長時間戶外暴曬:盡量避免中午高溫時段外出,必須外出時應做好防曬措施,如戴遮陽帽、穿長袖衣物、涂抹防曬霜等。同時,隨身攜帶水壺,及時補充水分。
3. 飲食清淡:三伏天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適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豆制品等,以增強免疫力。
4. 注意個人衛生與防護: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后和外出歸來時,用流動水和肥皂徹底清潔雙手,減少病菌傳播的風險。雖然三伏天戴口罩可能會感到悶熱,但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佩戴口罩仍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手段。
5. 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中有感冒發熱的病人,要注意隔離,減少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定期清潔消毒家居環境,特別是門把手、開關等高頻接觸部位。
6. 增強身體免疫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身體恢復和免疫力提升。成年人每晚應保證7-9小時的睡眠時間。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但三伏天運動應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選擇清晨或傍晚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適量運動。
及時就醫與科學用藥
如果出現感冒發熱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如連花清瘟,其組方中含有的薄荷、麻黃使人微微發汗以清解外邪,幫助讓外邪從汗而出;含有的貫眾、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石膏等清肺泄熱;大黃下排毒火,讓體內蘊積的火熱、毒素隨大便下排而出;紅景天可以補氣清肺,提高機體免疫力,全方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發熱、渾身無力、鼻塞流涕、咽干咽痛、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同時,注意監測體溫變化,適時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如溫水擦浴、貼退熱貼等。
讓我們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這個炎炎夏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