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陳老師最近一段時間老是覺得胸悶氣短、心慌,去醫院做了心電圖等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心肌缺血,還有心肌梗死的風險。聽到這個結果。他一下就慌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應該怎么治療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多數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栓塞等引起的,冠狀動脈給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的病理生理狀態。我們的血液就好似一列火車,上邊裝載著的氧氣,當心臟血液灌注量減少之后,自然心臟的供氧量減少,好似心臟沒有能量,會影響到心肌的正常代謝,無法支撐心臟進行正?;顒?。
心肌缺氧的直接后果就是心肌細胞的代謝減弱,在心臟活動時無法提供充足的能量,會引起心絞痛以及心律失常等,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如何治療心肌缺血?
1.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心肌缺血的主要方式之一。
酯類:如甘油,這類藥物能迅速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但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產生耐藥性,需定期更換藥物類型。
β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心臟收縮力和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常用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但支氣管哮喘和嚴重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應慎用。
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也能有效降低心臟收縮力,改善心肌缺血癥狀。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低血壓和水腫等不良反應。
另外,還有一些中成藥對于心肌缺血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例如,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創新中藥通心絡膠囊,是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基礎用藥,入選《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
通心絡膠囊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夠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解除血管痙攣,促進心臟處的血液循環,不僅可以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還可以減少心肌缺血的范圍,減輕心臟損傷,有助于緩解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引起的不適癥狀,如胸悶、胸痛等,還能降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該藥屬于純中藥制劑,安全性良好,可以長期服用。
2. 介入治療
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介入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通過導管將球囊或支架送入病變血管,擴張狹窄處,恢復血流。其中,冠狀動脈支架術因其療效確切、創傷小,已成為最常用的方法。
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PTCA):雖然單獨使用效果有限,但常作為輔助手段與其他介入治療結合使用。
3. 外科手術治療
當內科治療和介入治療無效時,可能需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搭橋手術)。此手術通過截取其他部位的血管,替換病變的冠狀動脈,以恢復心肌供血。
以上就是對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應該怎么治療”的介紹。心肌缺血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療和預防都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科學的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體檢,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肌缺血的風險,守護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