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談到糖尿病的并發癥,可能有很多小伙伴在生活中已經見得比較多了。糖尿病病情得不到控制會產生非常多的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類型有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兩大類。而慢性并發癥又包含大血管并發癥,如腦血管、心血管及下肢血管的病變等;微血管并發癥,如腎臟病變和眼底病變等。還有一種慢性并發癥,可能大家比較陌生,它就是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它屬于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于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的話題。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所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是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神經病變,屬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一種,也是目前臨床上最復雜、最難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之一。那么PDPN該如何診斷呢?
關于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
鑒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高發病率及嚴重后果,目前國際最新治療理念非常強調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早期診斷及早期防治。但由于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的多樣化,患者就診時主訴不定,目前更須制定適合國內臨床實踐應用的標準化診療程序。而從目前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實踐來看,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的診斷往往在中晚期。
一般臨床上的PDPN表現的癥狀多以四肢麻木、疼痛、發涼等為主。通常在晚上時癥狀會有所加重,嚴重時會直接影響到睡眠。并且常見于遠端對稱性多發神經病變,通常情況下是手足遠端感覺運動神經受累,下肢上肢較重時,會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并伴有疼痛過敏等。
PDPN的診斷存在困難,臨床上PDPN無明確的診斷標準。目前用于神經性疼痛評估的工具有多種,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利茲神經病理性癥狀和體征評分(LANSS)、神經性疼痛4問卷(DN4)、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簡明疼痛量表(BPI-DPN)等。
判斷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要排除其他引起的痛性神經病,比如血管病變是由血管所引起,主要癥狀是行走后疼痛。腰椎病變一般是單側疼痛或雙側疼痛。而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往往常于夜間加重,導致患者無法入睡。疼痛癥狀偶爾也可累及雙手,指尖常最先受累,可嚴重影響患者每日活動和睡眠,甚至也可導致抑郁。所以鑒別后才能確診為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另外,需要進一步進行神經系統的相關電生理檢查進行明確,比如肌電圖、感覺閾值測定等,通過這種檢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診斷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那么一旦確診PDPN又該如何治療呢?
關于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的治療
現代醫學對PDPN發病機制目前亦尚未完全明確,公認的觀點認為疼痛的產生可能與長期嚴重的高血糖毒性、鈉通道糖毒性、鈉通道表達和分布的改變有關。PDPN患者需要積極接受緩解疼痛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治療目標。PDPN的治療需要同時考慮病因治療和緩解疼痛治療。對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一線治療A級推薦為普瑞巴林,二線治療A級推薦包括度洛西汀、加巴噴丁、三環類抗抑郁劑和丙戊酸鈉;三線治療為利多卡因貼劑。
近年來,基于PDPN發病機制的藥物研究不斷迭出,豐富了PDPN的治療選擇。對于這類神經類疾病的治療藥物往往口服藥物聯合應用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不如人意,而口服和外用藥物聯合治療更好控制患者的疼痛,耐受性良好。比如使用得百寧利多卡因凝膠貼膏。
得百寧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可治療PDPN的機理
得百寧利卡多因凝膠貼膏的作用機理正是能夠阻斷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減少損傷后初級傳入神經的異位沖動,長此以往還可以使鈉通道發生可逆性構像變化,完全抑制鈉通道。從而減少患者的痛覺。以達到最終治療PDPN的目的。
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局部應用可有效減輕PDPN病人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癥狀。利多卡因凝膠貼膏與其他相關藥物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用于PDPN的緩解療效,結果表明利多卡因凝膠貼膏疼痛減輕效果與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相當,并且與全身給藥相比,局部給藥不良反應更少。利多卡因凝膠貼膏作為PDPN患者局部用藥的推薦,可顯著降低PDPN患者的疼痛評分、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
關于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我們就聊到這里了。另外,對糖尿病患者而言,PDPN預防也應該予以重視,良好的代謝控制,包括血糖、血壓、血脂管理等是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血糖控制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