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意思是想要小寶寶健康成長少生病,就不要給寶寶吃得過飽,穿得太多。但寶寶都是爸寶貝,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的寶寶最大的問題,不是吃得太少太差,而是吃得太多太好了,才經常出現積食。那么,一歲寶寶積食怎樣調理飲食?現在就來學習一下吧。
一歲寶寶積食怎樣調理飲食
1、焦三仙
組方:焦神曲10g、焦山楂10g、焦麥芽10g。
用法:水煎30分鐘服用,可以加適量白糖或冰糖。
功效:消食化積。
主治:兒童吃飯過多所致的食積,癥見厭食、嘔腐吞酸、口臭、口苦、口中異味,腹脹、腹痛、呃逆、大便不調等。
2 消食茶
組方:山楂5克,炒麥芽10克,炒谷芽10克,萊菔子5克。
用法:水煎30分鐘,代茶飲。
功效:行氣消食、健脾開胃。
主治:小兒食積,癥見腹脹、腹痛、食少、納呆、不欲食、口苦等。
3、山藥米粥
組方:懷山藥50~100g、小黃米50~100g、陳皮10g。
用法:取懷山藥、小黃米、陳皮,用水洗凈,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熬煮成粥,食粥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行氣化積。
主治: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癥見腹部脹滿、不易消化、吃飯不香、大便往往夾雜不消化食物,多有容易疲勞、體重減輕、面黃肌瘦等表現。
除了飲食調理,寶寶經常積食還要注意對脾胃的調理。
中醫常講小兒脾常不足,指的是寶寶的脾胃尚且虛弱,很容易因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導致脾胃受損,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進而出現經常積食的情況。
通俗的講,我們體內的消化系統就像一個“營養車站”。食物會先進入“營養車站”被消化、運走、吸收?!捌ⅰ本褪沁@列營養車站的站長,負責指揮調度“營養列車”,讓“營養車站”順利運轉。
健康的脾站長能高效工作,食物能順利進站,“營養列車”能有效運到全身。虛弱的脾站長,沒法正常指揮調度,時間長了,甚至會導致“列車停運”。營養運不出去,食物進不來,寶寶就會有積食、消化不良的問題。因此調理積食,關鍵還是要健脾!
薏芽健脾凝膠是調理寶寶脾虛的常用藥,可以從根源調理脾胃,標本兼治。薏芽健脾凝膠采用中醫“藥食同源”的理念,其主要的7種成分是藥材也是常見的食材,天然安全。其中山藥、大棗、薏苡仁、白扁豆是經典的根源健脾成分;山楂、麥芽、萊菔子(白蘿卜籽)是健胃消食成分。
總之,薏芽健脾凝膠組方搭配標本兼治,從根源健脾,幫助寶寶消化吸收,從而解決寶寶脾虛導致的積食、不消化等問題。而且薏芽健脾凝膠和丁桂兒臍貼都是丁桂品牌,是丁桂旗下專做兒童藥的大品牌,大品牌出品品質可靠,更值得信賴。
以上就是關于“一歲寶寶積食怎樣調理飲食”的內容。中醫說:“食無美惡,過則為災”,所以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可能會導致積食。家長們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學飲食,再好、再美味的東西都別讓寶寶吃得過多,以免引起寶寶積食,傷了寶寶的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