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近日,全國多地受冷空氣影響,出現大風降溫天氣,隨著冷空氣的來臨我們也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
立冬,這個標志著冬季開始的節氣,總是伴隨著氣溫的急劇下降。當凜冽的寒風開始肆虐,我們的皮膚便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凍傷尤其是凍瘡,成為了不少人在這個季節的困擾。
長凍瘡輕則患處紅腫發癢,重則出現水皰潰瘍,雖然破掉的皮膚會慢慢愈合,但可能會遺留色素沉著及萎縮性瘢痕。有凍傷的人手腳、耳朵、鼻子紅紅腫腫的,又癢又痛不說,最要命的是只要長一次,就會年年長。
那么,對于凍傷我們該如何防治呢?
注意保暖和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如外出時,佩戴好手套、圍巾等保暖用品,保護手部和頭部,選擇透氣性好、保暖性能好的鞋襪,避免穿過緊或不透氣的鞋襪,同時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同時,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增加溫性食物的攝入,如牛羊肉。
注意凍瘡的預防時間。生活中盡管許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發生凍瘡,但還是不注意預防。每當寒冷季節到來,凍瘡發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而那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對付凍瘡關鍵在于預防,而且是越早越好。事實上,預防凍瘡的最佳時機是秋末冬初。
加強身體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身體鍛煉促進血液循環也是防治凍傷的有效方法。即使在寒冷的天氣里,也可以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能使身體產生熱量,加速血液循環,讓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另外,在閑暇時可以經常搓搓手、跺跺腳、按摩耳朵等容易凍傷的部位,通過局部的摩擦使血液循環暢通。
如已出現凍傷癥狀,應立即轉移到溫暖場所,用身體溫暖凍傷部位,以維持足夠血供,同時盡快就醫。緊急情況下也可采取水浴復溫,水溫應控制在37℃-43℃間。不能用電熱毯、火爐、電暖器等“干熱”設備烘烤,因為凍傷部位麻木時很容易引起燒傷。注意嚴禁對凍傷部位進行反復摩擦。
另外,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有的人不免要長時間待在低溫環境下,如果不幸長了凍瘡,可以涂抹外傷藥膏進行治療,比如常用的京萬紅軟膏。
京萬紅軟膏是《凍傷中醫診療指南》的推薦藥物,對于凍傷治療有確切療效。該藥由黃芩、黃連、紫草、當歸、金銀花、地榆、冰片等33種中藥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凍傷、燙傷、燒傷等皮膚瘡瘍腫痛、創面潰爛的治療。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得了凍瘡,說明這個部位的血液循環容易受阻,就算今年治好了,來年預防不到位的話大概率依然會復發。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應該聽說過中醫的“冬病夏治”。建議有凍瘡的患者可以在來年的三伏天,繼續應用京萬紅軟膏涂抹經?;純霪彽牟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也是一個預防凍瘡的好辦法。
寒潮來襲,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護,通過積極的預防措施和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寒冷的季節里保護好自己的皮膚,遠離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