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冬季的開始。寒冬來臨,氣溫下降,心衰患者千萬不要忽視氣候帶來的這些影響。
1.心臟負荷增加
立冬后氣溫明顯下降,當人體暴露在寒冷環境中時,體表血管會收縮。對于心衰患者來說,這會導致心臟后負荷增加。心臟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來將血液泵出,就像一個水泵要把水抽到更高的地方,阻力增大時就需要更用力,這種額外的負擔可能會加重心臟功能的衰竭程度。
2.氧氣輸送能力下降
立冬前后氣壓常常會發生變化。較低的氣壓可能會使空氣中的氧分壓降低,心衰患者本身心臟泵血功能差,氧氣輸送能力有限。氣壓降低會進一步減少氧氣攝入,使患者容易出現缺氧癥狀。
3.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立冬后空氣濕度下降,空氣變得比較干燥。而干燥的空氣可能會刺激呼吸道,導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心衰患者很容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一旦發生呼吸道感染,會引起身體的炎癥反應,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且還會影響肺部的氣體交換功能,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心衰癥狀惡化。
因此,冬季來臨,建議心衰患者這樣做好防護,呵護“心”健康。
1.注意保暖
寒冷的氣溫會使血管收縮,因此心衰患者要注意適時增添衣物,出門時務必穿戴暖和,帽子、圍巾、手套一樣都不能少。尤其要注意保護好頭部和四肢,因為這些部位的血管豐富,熱量散失快。在室內,也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可使用暖氣或空調,但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濕度,避免過于干燥,可以使用加濕器來保持空氣濕潤,減少呼吸道的不適。
2.合理調整飲食
冬季人們往往傾向于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來抵御寒冷,但心衰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鹽和脂肪的攝入。高鹽飲食會引起水鈉潴留,使患者水腫癥狀加重,增加心臟負擔。每日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較低水平,盡量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鹽食物。同時,建議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用力排便而加重心臟負擔。
3.規律用藥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以外,建議心衰患者遵醫囑規律用藥治療,以免心衰癥狀惡化。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推薦芪藶強心膠囊來防治心衰,芪藶強心膠囊是基于中醫絡病理論指導研發的創新中藥,可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同時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抑制心臟變大四重功效,能快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胸悶喘促、氣短乏力、腿腳水腫、夜睡不能平臥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能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芪藶強心膠囊對不同程度的心衰均有防治效果,需要提醒的是:心衰患者需要終身用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購買服用,不可擅自停藥或增減藥量。
4.適當運動
心衰患者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在室內進行一些溫和的運動,如太極拳、慢走等。如果在室外運動,要選擇天氣較為暖和的時候,避免在寒冷的清晨或傍晚外出。
寒冬時節,心衰患者更需細心呵護,加強自我管理,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冬季雖冷,但只要我們做好全方位的防護,也可以度過一個安穩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