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對很多人來說,“尪”這個字是個妥妥的生僻字,一開始都不知道尪痹怎么讀,但是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這兩個字可不陌生,因為這類患者經常服用的尪痹膠囊就有它。
那何為尪?何為痹呢?
“尪(wang)”意為跛,骨骼彎曲不正,畸形;“痹(bi)”出自《黃帝內經》指因風、寒、濕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證。尪痹怎么讀,這下了解了嗎?
尪痹即指具有關節變形、骨質受損、肢體僵曲的痹病,是對關節疼痛、腫脹、變形的一類疾病的總稱,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炎等風濕性疾病。
本病與外感風寒濕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風寒濕等邪氣,在人體衛氣虛弱時容易侵入人體而致病。汗出當風、坐臥濕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風寒濕等邪氣侵入機體經絡,留于關節,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正如《素問·痹論》所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span>
而古人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就是說假如身體不虛的話,風寒濕邪不能伺機而入。這里說的“虛”其實就是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肝腎虧虛則筋骨不利。所以說治療筋骨方面的疾病,避不開補益肝腎。既然尪痹膠囊治療這方面疾病有顯著效果,這必然離不開其對癥的。那尪痹膠囊的組成有那么亮點呢?
本方以《金匱要略》桂枝芍藥知母湯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虎骨散加減而成,全方共由地黃、知母、淫羊藿、續斷、骨碎補、羊骨、狗脊(制)、獨活、防風等17味藥物配制而成。其組方中多味補益肝腎類藥材(淫羊藿、續斷、骨碎補、羊骨、狗脊等),能夠強筋壯骨,用于肝腎虧虛患者,能夠促進成骨、增加骨密度,偏向骨關節炎等退行性疾病的治療。
除此之外,熟地黃、地黃、知母能夠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用西醫的話來說就是增強機體免疫;附子、威靈仙、伸筋草等藥材能夠溫經散寒、祛風除濕,即能夠抑制炎性因子,起到抗炎的作用;而白芍、皂角刺、紅花能夠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改善機體的微循環起到抗炎鎮痛的作用。
諸藥合用,具有補益肝腎、祛風除濕的療效,對于由風 、寒、濕邪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癥的疾病有顯著治療效果。并且治療有效率高,用藥無不良反應,患者可放心服用。
尪痹怎么讀您了解了嗎?當患者發現關節出現不適癥狀之后,建議及時去醫院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進行干預治療,另外平時要降低關節的使用率,飲食上多以清淡、少鹽為主,保證每日的營養所需,注意勞逸結合,這些都可以幫助很好的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