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中風常常來勢洶洶,發作時的痛苦中風病友都知道,氣虛血瘀型是中風的常見的類型,臨床多用益氣活血化瘀的方法來治療,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那么氣虛血瘀型中風吃什么藥能活血呢?
氣虛血瘀與中風的關系
中風的發病與人體氣血虛弱、正氣不足有關。對本病歷代醫家均有所論,但最具有影響力的是清代醫家王清任,提出了中風半身不遂的病機是“氣虛血瘀”的著名論點。他在《醫林改錯》一書中就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口噤等癥之辨證求源均有較詳細的論述,皆認為是元氣虧虛,氣不帥血所致。同時對中風病之諸多先兆癥狀亦有較詳細的列舉,認為皆是元氣漸虧之癥。
當今內因致中風的觀點已為眾多學者所接受。認為中風之發生,多由體內氣血虛弱、臟腑陰陽偏盛為基礎,在各種激發因素作用下,風、火、痰、虛、瘀等因素交錯為患,而致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在腦而致中風。而痰瘀互阻為中風的主要病機。
從氣虛立論,痰瘀何以形成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云:“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惫糯t家亦謂“年逾四旬氣衰之際”而“多有此疾(中風)”。蓋因年逾四旬之人,臟腑氣血漸漸衰弱,元氣逐漸不足。“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元氣不足,則氣虛運血無力,血流不暢而成瘀,水液不化而成痰;元氣的盛衰取決于后天脾胃之氣的強弱,元氣不足者,多有中氣不足,脾氣虛弱,水濕運化無力,亦成痰也;氣能攝血,元氣不足,則氣不攝血,血溢于脈外,離經之血亦是瘀血。由此,元氣不足,氣虛而痰瘀互阻乃致中風病發生。
氣虛血瘀型中風吃什么藥能活血?
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氣虛血瘀型中風可以服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中成藥,比如同仁堂化瘀丸,組方有黃芪、人參、桃仁、當歸、水蛭、虻蟲、土鱉蟲等藥,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可以幫助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患者逐步通暢腦血管,恢復腦細胞功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出現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等癥狀。藥理研究顯示化瘀丸對腦缺血缺氧有顯著保護作用,增加腦血流量,明顯改善軟腦膜微循環,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關于“氣虛血瘀型中風吃什么藥能活血?”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對于氣虛血瘀型中風的患者,治療上采用中醫的方法是比較行之有效的,同時配合生活方式的調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