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新手媽媽對于寶寶出現的一些問題總是判斷不準確,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護理寶寶,今天我們就詳細講解一下,怎樣判斷寶寶積食,寶寶積食怎么調理?
1、飯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
2、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且大便酸臭;
3、舌苔白膩或厚黃;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4、煩躁易哭,精神不好,積食還會使寶寶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等現象的發生;
寶寶積食怎么調理?
如果是偶爾發生的積食,要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吃一些促進消化、消積食的食物或者藥物。但是如果寶寶積食是經常發生的話,多半是脾虛引起的,要注意給孩子調理脾胃。
中醫說,小兒脾常不足,就是說孩子的脾胃尚未發育完全,容易脾虛。通俗來講,脾就像是人體的“營養中轉站”。我們吃進來的食物和水分,進入到脾的“營養中轉站”中,消化成營養物質,被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保證身體健康。健康的脾,就像圖中的“健脾號”小火車,動力十足,及時將營養物質運到身體需要的地方。如果寶寶脾虛,“健脾號”小火車失去動力,跑得很慢。不能將營養物質很好運走,寶寶就會出現積食的情況。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調理孩子積食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健脾!
要給寶寶健脾,可以推脾經,拇指的側面是脾經位置,每天從拇指外側尖端到拇指根往返推3-5分鐘就可以了。
還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也就是位于寶寶膝蓋外部的地方,家長用自己的手指,先做提前活動,每次按壓20次左右,時間要控制在10分鐘之內,在按摩時當手出現了發熱感覺,就說明血液已經得到了有效循環。
還可以給寶寶捏脊,寶寶背部正中線的脊椎部位是眾多經脈匯集的部位,兩手沿著寶寶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手法為“捏三一提”,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每天可以捏揉3-5遍,對于調理脾胃、增強體質都是有好處的。
除了按摩健脾,可以給孩子吃兒童專用的健脾產品——薏芽健脾凝膠,效果也不錯。它可以從根源上健脾,解決寶寶經常積食、肚脹不消化等問題。薏芽健脾凝膠共由7種藥食同源成分精制而成,溫和更安全。其中山藥、大棗、薏苡仁、白扁豆是經典的健脾成分,山楂、麥芽幫助寶寶促消化,萊菔子通氣消脹。
另外,薏芽健脾凝膠還具有果泥口感,口味酸甜好吃,像零食一樣,吃法特別多,寶寶都特別喜歡吃,媽媽不用追著喂藥,能堅持吃。而且,薏芽健脾凝膠和丁桂兒臍貼都是丁桂品牌,是專做兒童藥的大品牌,安全有保障。
怎樣判斷寶寶積食,寶寶積食怎么調理,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了,調理脾虛、積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們不要太心急,要有耐心,堅持一段時間寶寶積食的問題,肯定會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