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酒作為一種溶劑,能改變藥性,提高藥物的療效,并有助于藥物更好地被身體吸收和利用。中醫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尤其是在古代,用酒特別是藥酒來防治疾病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同仁堂國公酒便是其中代表之一。那么,常喝國公酒有什么好處呢?這就要從其歷史淵源說起了。
常喝國公酒有什么好處,從其歷史背景能探知一二。
相傳,在明朝永樂年間,兵部尚書史可法率領軍馬在嚴寒的冬天里,夜臥沙場上,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襲擊。由于長期受到嚴寒和饑餓的困擾,史可法很快感到胳膊舉起困難,患上了風濕癥,當地的一位老中醫自愿提供了一種神秘的藥方給史可法驅散寒氣治療疾病。根據老中醫的建議,史可法每天服用這種藥酒,效果非常顯著,不久后他的風濕癥就痊愈了。隨后,史可法依循同樣的方法,治愈了許多患風濕的士兵。為了紀念史可法,這種藥酒被稱為“史國公酒”。清朝光緒十一年,太醫院命同仁堂將史國公酒的配方抄錄宮廷使用,并改名為國公酒。
可見,經常喝同仁堂國公酒既能強健身體,又能治病防病。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同仁堂國公酒具有鎮痛抗炎、抗風濕、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等作用,被西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風濕性腰腿痛等辨證屬風寒濕痹的患者,可以服用國公酒改善癥狀。
而同仁堂國公酒之所以能夠被應用于臨床,是因該藥酒由30種中藥材配伍白酒制成,組方中的羌活、防風、木瓜、白芷等草藥能夠祛風濕、止痹痛;烏藥、枳殼等草藥可促進氣血暢通、止痛;當歸、紅花等草藥能夠養血活血、通絡祛風;牛膝、補骨脂可以補肝腎、強筋骨;同時加上麥冬等藥材養陰清熱;再經過白酒的浸潤,能夠通血脈、御寒氣,全方共奏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因而可以有效改善各類關節疼痛、沉重感、活動受限、手足麻木、腰腿疼痛等癥狀。
常喝國公酒有什么好處已清晰介紹了,不過雖然服用藥酒后,患者能夠迅速緩解不適,但藥酒不同于普通白酒,服用時需按產品說明書指導用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