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總是心煩易怒脾氣不好,不僅影響自己健康,還影響了家庭和諧,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視調理。平時的一些食療調理方法就不錯,那么,更年期心煩易怒該怎樣食療?下面我們就通過文章內容了解下吧。
為啥更年期女性總容易心煩易怒?
女性更年期主要因為卵巢功能退化和雌激素水平改變而引起情緒上和生理上的反應。女性更年期比較常見的焦慮癥狀是容易潮熱、出汗、煩躁、發脾氣、失眠等。
中醫認為更年期心煩易怒病根在腎,重點為腎陰腎陽失調,臟腑之間失去平衡。蓋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真陰而寓元陽,為五臟之根,腎中先天之精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成熟的作用,腎精化生腎氣,腎氣的盛衰與天癸的成熟和枯竭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天癸又主宰著月經的來潮和閉止,生殖機能的成熟與喪失,故腎的病變對婦產科疾病的產生有著重要的作用。《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日: “,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泵鞔_指出婦女進入絕經前后,腎精虧虛,沖任二脈逐漸虧少,天癸將竭,精血不足,月經漸少以至停止,生殖能力降低以至消失?;颊呷舴A賦不充,或久病失養,七情所傷,飲食失節,勞倦失度,或外邪侵擾等因素,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和,進一步損傷沖任二脈,引起腎氣衰退過早過快,就會出現一系列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平衡失調的證候。
另外,肝腎同源,更年期心煩易怒與中醫學中肝的關系尤為密切,心神不寧,悲喜無常,煩悶不寐,或食欲不振,噯氣不舒,舌淡,苔白,脈弦細。 肝喜條達,主疏泄而藏血,其經脈布脅肋,循少腹。 因情志不遂,木失條達,肝失疏泄,而致肝氣郁結。肝郁化火,上擾心神,故見心神不寧,煩悶不寐等[1]。
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都有陰陽,腎有腎陰、腎陽,肝有肝陰、肝陽,陰陽平衡之后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當陰不足的時候,陽就會過于旺盛,然后導致肝氣郁結從而上火心煩易怒。由此可見更年期心煩易怒是肝腎陰虛所致,可通過滋補肝腎、鎮靜安神緩解癥狀,而平時的一些食療方法滋補肝腎就不錯。
那么,更年期心煩易怒該怎樣食療?
緩解更年期心煩易怒的食療方法還是非常多的,比如山藥枸杞湯、龜魚腎滋補湯、干貝蘿卜粉絲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療方雖然可以滋補肝腎,但是見效比較慢,對于備受折磨的更年期女性來說還是通過中藥調理能夠更快擺脫困擾。比如同仁堂坤寶丸,坤寶丸具有滋補肝腎、活血養血和安神的作用。該中成藥常用于改善肝腎陰虛引起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心煩氣燥、五心潮熱等癥狀。坤寶丸的主要藥物組成為女貞子、枸杞、何首烏、酸棗仁、當歸、赤芍等。該方不僅加入補肝腎藥物還加入了補血活血的藥物以及清熱滋陰的藥物。女貞子、枸杞、何首烏都是常見有效的滋補肝腎藥物。當歸、赤芍都具可活血除瘀。知母具有滋陰清熱的效果,可緩解五心煩熱。酸棗仁對心神不寧具有不錯的功效。
另外,卵巢功能衰退及性激素分泌下降是導致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主要原因,圍絕經期女性卵巢會逐漸衰退,導致生殖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進而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以往對于圍絕經期綜合征相關癥狀嚴重的女性,臨床主要采用雌激素緩解更年期綜合征癥狀,但是有研究發現激素療法存在一定副作用,導致一些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不利于預后。因此,選擇更為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是女性達到一定年齡后腎氣衰弱、沖任氣血不調、天葵枯竭,進而產生陰陽失調、氣血不足等,致使身體產生不適癥狀,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發生于腎陽虛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將坤寶丸用于圍絕經期綜合征治療中,坤寶丸為中成藥,具有活血養血、滋陰安神、補益肝腎作用。改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因肝腎陰虛所致的不適癥狀。經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坤寶丸對機體內分泌系統及自主神經功能有調節作用,也能改善微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力。本研究顯示表明坤寶丸可調節性激素水平,促進雌激素分泌;同時,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下降,進一步證明坤寶丸能有效緩解癥狀,減輕其痛苦,利于預后[2]。
綜合上述,同仁堂坤寶丸是針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核心病機成方,見效快、效果顯著,是多個權威指南與共識推薦用藥。并且并且服用方便、攜帶方便、味道較甜更容易讓人接受。
對于坤寶丸的效果尤其是潮熱多汗、心煩易怒、失眠健忘等癥狀,許多患者在用藥四周后,上述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文章內容對“更年期心煩易怒該怎樣食療”這一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吧。其實對于更年期女性來說想要擺脫心煩易怒的癥狀可以中藥搭配食療調理,效果會更好哦。
參考文獻:
[1]李秋波,許丹,李有田. 舒肝解郁飲治療中老年更年期抑郁癥46例[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4):4021-402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4.099.
[2] 黃卉.坤寶丸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女性激素水平及癥狀的改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2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