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設定為“全國愛鼻日”。它的設立是為了引起公眾對鼻部疾病和呼吸健康的關注。
春天,草長鶯飛,是游覽、踏青的好時節,也是鼻部疾病好發的時節。鼻子作為人體呼吸新鮮空氣的第一道關卡,若有“小事故”,則可能會發生“大災難”。在“愛鼻日”這天,我們一起聊聊有關鼻子的那些事。
常見的鼻腔疾病有哪些?
常見的鼻部疾病主要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炎和鼻竇炎又根據病因和病程持續時間分為多種類型,包括急性鼻-鼻竇炎、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霉菌性鼻竇炎等等。其中,過敏性鼻炎及慢性鼻-鼻竇炎是影響鼻部健康的最主要疾病類型,據統計發病率達到了40%左右,并且發病率逐年增加,兒童的發病率更高,也更容易被忽視。
警惕疾病的早期癥狀
為了加強人們對鼻部疾病的認識,一定要警惕鼻部出現的早期癥狀,如鼻塞、流鼻涕及鼻腔內血性分泌物等。
●警惕過敏性鼻炎:鼻子癢、眼睛癢、打噴嚏
過敏性鼻炎最典型的癥狀是一連串地打噴嚏,有時能打十余個,在早起、晚上準備入睡時最明顯,噴嚏過后會流大量的鼻涕,有不同程度的鼻塞。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癥狀會因為可疑過敏原的出現和消失而時有時無,約30%的患者還可能有哮喘。春季過敏原比較多,導致過敏性鼻炎高發,尤其是兒童,更易患上過敏性鼻炎。
●警惕鼻竇炎:鼻塞,長時間流鼻涕
一旦鼻腔粘膜受到大量病毒入侵,或是被灰塵異物所刺激,粘膜就會腫脹起來堵塞住鼻竇開口,造成細菌滋生,就形成了鼻竇發炎。鼻竇炎會造成長時間鼻塞,經常是只有一側鼻孔阻塞,有大量粘稠的鼻涕,頭痛,嗅覺消失。
鼻竇炎常常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癥狀,一般情況下由感冒引起,容易被忽略。如何區分普通感冒與鼻竇炎呢?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天可以自愈,如果鼻塞、流鼻涕超過十五天,就要警惕鼻竇炎。
小動作,大學問——如何正確擤鼻涕?
● 正常情況下,鼻腔黏膜下層豐富的杯狀上皮和腺體會分泌大量黏液,通過纖毛擺動將進入鼻腔鼻竇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排出鼻腔。鼻炎發作時,鼻黏膜充血腫脹,分泌黏液增多,形成鼻涕將有害物質加速排出人體,所以擤鼻涕是人體正常生理保護機制之一。
● 錯誤的擤鼻方式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過分用力并且捏緊鼻孔擤鼻涕時,分泌物可逆行涌向多個鼻竇腔,甚至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腔,造成耳悶、耳鳴、聽力障礙。因鼻涕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可造成鼻竇炎或中耳炎。
●正確的擤鼻方式是:
1、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用另一側將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方法再擤另一側;
2、將紙巾或手絹放在鼻孔下,兩手輕放于鼻兩側,稍用力將鼻涕擤出;
3、將下巴向上抬起,通過抽吸將鼻涕從后鼻孔排至咽部,然后經口咯出。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應避免用力過猛!
日常生活中如何愛護鼻子
●盡量不要摳鼻子
可以用清水或醫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這樣有助于清理出鼻子中的異物、分泌物,也有利于保護鼻腔粘膜。
●必要時戴口罩
呼吸道感染和鼻炎、鼻竇炎患者,冬天外出可以戴口罩,擋風避沙,阻擋細菌,提高所吸空氣的溫度、濕度。
●呼吸新鮮空氣
減少吸入有害氣體,自覺。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新鮮。
●鼻出血時莫驚慌
鼻出血時,不要用不清潔物填塞鼻孔,可以用手指捏緊雙側鼻翼部,壓在臉上,壓迫三、五分鐘。如反復出血不止,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最后,小言提醒您在這美麗的春季,注意保持室內清潔、勤曬被褥、遠離毛絨玩具、盡量不用地毯、佩戴口罩,關愛我們的鼻腔,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