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進入夏至,意味著進入一年中白晝最長、陽氣最盛的時節。俗話說“冬至陽生,夏至陰生”,盡管夏至時節陽氣旺盛、天氣炎熱,可夏至之后,大自然陰氣也已經開始逐漸生發,此時人體盛陽覆蓋于外而陰氣始生于內。
夏至三侯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三避
《黃帝內經》記載:“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彼自捳f:冬至養生,夏至治病。夏天一定要做好這三避,使身體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
避暑
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曬;避免劇烈運動和強體力消耗,注意排汗,借助自然風、風扇、空調等降溫。
避濕
遠離潮濕環境,多吃祛濕的食物,空調也有除濕功能。
避寒
少吃生冷食物、飲品,睡覺時蓋“肚子”。早餐可以吃點生姜,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別直對著頭和腳吹。
夏至四忌
久吹空調
久吹空調這種行為極易使寒邪之氣進入體內,損傷陽氣,因此不要一味貪涼。長時間吹空調、風扇會使寒氣凝滯在身體里,使身體的氣血運行受阻,很容易出現感冒、頭痛、鼻塞、面癱等病癥。所以,空調的溫度不要太低,并且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動。
大量飲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會大量飲水。其實,這樣的喝法并不好。因為若短時間內突然大量飲水,易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進而損害心臟和腎臟功能。建議小口、少量、多次飲用。
貪食生冷
冷食吃太多不僅不能解暑,反而會引發健康問題。這是因為在夏季人體陽氣呈向外擴散的趨勢,如果攝入生冷食物過多,會嚴重損耗陽氣,還容易出現腸胃問題。
吃隔夜菜
經常會有人問,夏天的剩菜可以過夜嗎?夏天剩菜剩飯如果長時間放置,容易產生亞鹽等有害物質,即使經過高溫加熱,這些毒素也沒法消除。而臨床上因為夏天食用隔夜菜導致的問題并不少見,如腹痛、腹瀉、嘔吐,甚至食物中毒。
夏至養生三宜
飲食宜多吃“苦”
夏至除了清淡飲食,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芹菜、絲瓜絡、萵筍等??辔妒澄锞哂谐镬顫?、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
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宜晚睡早起
古人對于夏季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以利于氣機的通泄。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運行。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夏至前后半月最宜節氣針灸
中醫專家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于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
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的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通過夏至節氣針灸治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