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9月9日
全國拒絕酒駕日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拒酒千里外,安全萬里行
為有效減少酒駕事故的發生,構建安全道路、和諧社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宣布:中國將9月9日確立為“全國拒絕酒駕日”。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等方面的倡導下,9月9日被確立為第一個“全國拒絕酒駕日”。選擇9月9日作為“全國拒絕酒駕日”有兩方面寓意:一是“9”與“酒”同音,二是雙“9”象征“長長”。
酒駕、醉駕是嚴重的交通違法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性極大!付出成本極高!
酒駕這件事情,明知道是錯的,但還有人會去做,明明清楚地知道后果,但卻仍然心存僥幸。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基本規則。酒駕的危害有目共睹,可能引發命案或者事故,不僅害人還會害己。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誰的生命都需要尊重。拒絕酒駕,這應是每一個司機的底線。
為什么酒駕發生事故的概率會增加
1、酒精會麻痹人體機能,包括視覺、觸覺,影響判斷和操作能力等,讓駕駛行為變得危險。
視覺: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的視野可達到180度,但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0.08%,視野就會縮小。在這種情況下駕車極易產生危險。
觸覺:飲酒后,人的手、腳觸覺能力會大大降低,可能導致駕駛人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盤。
判斷和操作能力:飲酒后,人對聲、光等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無法準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疲勞程度:飲酒后,人會出現困倦、短暫睡眠等情況,無異于“閉眼開車”,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2、酒精會麻痹人的心理、讓駕駛人輕視甚至無視酒駕的危害。
自以為沒醉:飲酒后,一些人容易出現超乎尋常的“自信”,自認為還能夠開車,對酒駕危害重視程度不夠、防范心理較差。
心存僥幸:一些駕駛人認為“不會那么巧碰上交警”,甚至還有駕駛人認為“就開一小段沒事”。但誰也無法預料危險的發生,喝酒不開車是駕駛人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安全意識。
有些事
不用非要流過淚 才懂得后悔
不求完美生活
只要平安、幸福 !
大家一定要牢記交通規則
拒絕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