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初八
即臘八節,俗稱“臘八”
時至歲末
人們由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拉開了“忙年”的序幕
在小時候,我們總是很期待過年,一進臘月,就更加有年味兒了。從這天起,人們開始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在這個前奏曲里有著豐富的內容,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后祭灶、掃房、炸年糕、宰豬羊、寫春聯等等,直到臘月的最后一夜除夕。臘八,一年歲尾重要的日子。一起來看看臘八節都有哪些習俗:
熬臘八粥
在“臘八”當日喝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是這個節日最重要的“儀式”,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正宗的臘八粥一般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栗子、桂圓等二十多種食材。
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臘月初七開始忙活,臘八一早大功告成。滿口香甜凝結著勤勞春節的氣氛也就在這熱氣騰騰的粥里濃郁起來。
泡臘八蒜
在臘八這天,除了喝臘八粥,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制臘八蒜的習俗。老人總說,只有在臘月初八這天泡的蒜,才會翠綠……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似乎真的是這樣只有愛吃蒜的人才懂得其中的美妙。碧綠的蒜瓣看起來黑暗,但吃面或吃餃子時來兩顆,甭提多爽口又暖身。臘八蒜做起來十分簡單,將紫皮蒜瓣泡在玻璃罐內,倒滿米醋密封好,過一段時間,蒜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要想蒜快速變綠,還有個小竅門,就是要讓蒜“忽冷忽熱”。先將泡蒜的瓶子放在暖的地方一段時間,然后再放到冷的地方一段時間,然后再放回暖的地方,如此反復不斷變化溫度,蒜會很快變成翠綠色。一個月后配上春節的餃子,那就是最完美的CP!北方人的春節可真真是少不了它……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傳統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以面和各種豆類(紅豆為住)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韭菜葉的寬度相等的面條)備用;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后將蔥花油潑入鍋中。
臘八舍粥
每到臘八,很多寺廟都有這么一個環節,叫做舍佛粥,就是寺廟煮好的臘八粥分給臘八這天來參拜的眾人,滿足大眾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各地市民排起長隊,紛紛等待這一年一度無法替代的美味,仿佛咽下的每一碗都是熱騰的祝福~
臘八不可不知的養生小常識
l “臘七臘八,凍死寒鴨”,臘八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間段,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服裝,但卻忘了注意頭部、腳部保暖。除了戴帽子護住耳朵,熱水泡腳也是冬季養生的一個重要方法。特別是有風濕關節病等陳年舊疾的患者,用一些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中藥液泡腳,對身體更好哦~
l 冬季可以適當睡“懶覺”,因為天氣寒冷,以早晚為劇,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防止受寒。
l 人在寒冷天里陽氣虛弱,心肺負擔不小,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時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簡單運動就可以。如果氣溫有所回升,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室外鍛煉,時間最好是下午三點到四點~
l 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在此時進補可扶正固本,為下一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還應常飲熱粥,“粥”在中醫理論里,有保胃氣、存津液的作用~
臘八來了
春節的腳步近了
今天記得喝臘八粥,
祝福都在碗里,大口吃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