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一種在生命過程中自然發生的并與清醒時期不斷交替的狀態。與心理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對人的健康、生活、學習和工作起著重要作用。2023年3月21日是第23個世界睡眠日,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此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國。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與我們的健康和壽命息息相關。好的睡眠是一味“長壽藥”,能讓我們走上長壽之路;反之睡眠不好,各種可怕的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門。
睡眠的作用
1、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2、保護大腦,提高記憶
3、增強免疫力
4、促進生長發育
5、有助于心理和軀體健康
長期睡不好 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
長期睡不夠或睡眠質量不高,身體會發生以下變化:
1、擾亂內分泌
有很多重要的激素會在睡眠期間分泌,如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
此外,睡不夠會引起身體應激反應,使機體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分泌更多的皮質醇激素,容易引起血糖調節障礙、血糖增高,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2、損傷大腦
應激誘導的高皮質醇釋放水平與海馬體體積減少有關。睡眠時間不足會導致人體認知功能受損,睡眠障礙會造成健忘、恍惚、難以集中精神等問題。
3、心腦血管受傷
有研究顯示,以6小時至9小時為“合適睡眠區間”,睡眠時長不在此區間內,排除危險因素后,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4、降低免疫力
傷口一般在睡覺的時候愈合,紅腫炎癥等也是在睡覺時消褪的,很少是在白天。睡眠不足會降低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系統無法工作,身體就無法對細菌、病毒、癌細胞等進行抵抗,導致疾病趁虛而入。
5、阻礙機體代謝
睡眠狀態下,吞噬細胞會主動吞噬壞死組織,進行新陳代謝,將壞死的組織、毒素、代謝產物排出體外,讓白天酸痛的關節、肌肉得到休息。
6、誘發心理疾病
睡眠時長太短或過長易導致焦慮、抑郁等,長此以往還可能誘發心理疾病,還會因為壓力過大導致脫發(斑禿)。
當有以下幾個表現,說明身體正在提醒你,需要好好睡覺了:
總感覺餓、體重增加、易沖動、記憶力減退、工作能力變差、運動技能下降、經常生病、看不清、皮膚變差、白天打盹。
哪些事會影響睡眠質量?
1、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機
手機發出的藍光會嚴重影響人的睡眠質量,抑制體內褪黑素分泌破壞睡眠深度和睡眠結構。以致入睡難、睡得淺。
2、睡前飲酒
一些人認為喝酒有利于睡眠,雖然一定劑量的酒精攝入會幫助入眠但是隨著酒精代謝后半夜的睡眠質量會受到損害?,F睡眠片段化、早醒等現象。長期睡前飲酒助眠還可能會導致酒精依賴。
此外,大量酒精攝入會使機體免疫功能減退,進而降低對病毒的抵抗力。
3、睡前運動過量
白天運動可幫助機體增強抵抗力,改善夜間睡眠質量。使深睡眠增多、睡眠效率提高,而在睡覺前不建議做過量的運動。
睡前運動過量會提高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導致入睡困難。建議晚上8點以后不要做劇烈運動,可以適當做舒緩運動,如瑜伽、慢走等。
4、夜晚不睡白天補覺
不少人有夜晚不睡覺或是夜間睡不著利用白天補覺的習慣。這些情況會導致生物鐘紊亂,應及時調整做到規律作息。
5、開燈睡覺
在睡眠狀態雖然眼睛是閉著的,但仍能感知外界光線。而燈光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導致生物節律紊亂,損害健康。
此外,開燈還會使人難以進入深睡眠狀態。
6、睡前吃宵夜
晚上人體腸胃功能減弱,吃夜宵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從而影響入睡。建議晚餐與睡眠的間隔時間至少為3小時。
7、睡前躺在床上看電視
睡前看電視,電視的光線會干擾人體生物節律。直接影響睡眠。
躺在床上看電視也會導致頸椎損傷,間接影響睡眠。
8、不合理用藥
當睡眠出現問題,既不要盲目、長期服藥也不必因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而拒絕服藥。應尋求專業幫助,遵循醫囑服藥。
試試下列幫助入睡小技巧:
1、日間減少茶、咖啡等興奮物質的攝入,就寢前避免煙酒。
2、規律鍛煉,但睡前避免劇烈活動。
3、傍晚或者臨睡前避免打盹。
4、保持規律的就寢和起床時間,周末也盡量維持。
5、避免在床上玩電子產品,包括玩手機等,睡前少做那些“燒腦”的事情,不要想很多操心的事或工作計劃等。
6、臥室環境應柔和,溫度適中,無干擾性噪音,保持枕頭,床單,被子等舒適。
7、睡前可以嘗試聽聽舒緩的音樂,泡腳,做瑜伽等讓自己放松的習慣。
8、多吃紅棗、小米粥、瓜子、溫牛奶、蜂蜜這些食物都有助于我們的睡眠。
關于怎樣擁有健康的睡眠
您了解了嗎?
快快分享給家人、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