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圓月之前看到一個說法
人到了5 60歲之后,
如果仍然保有以下這些特征,
那注定就會年輕美麗又長壽!
今天分享給大家
趕緊看看,有幾條是符合自己的?
01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長壽老人往往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其中,70歲甚至70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認為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平均年輕10歲。
所以,千萬不要早早地認定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多保持年輕心態,人生永遠從今天開始!
02握手有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握力大小可以反映未來的健康狀況。研究表明,握力大的人,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等疾病的概率較低。
握手的力量源于手部、前臂、上肢肌肉力量,握力大的人上肢肌肉群較為發達,骨頭密度高,骨質流失慢,因此不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這也是健康長壽的表現之一!
03 平衡感好
歐洲《心臟病學》刊登的一項研究稱:平衡感差的人早亡風險更高。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肌肉會變松弛,平衡感降低會導致人更加容易摔倒,影響壽命。
04性格開朗,喜歡交朋友
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則表明,朋友多還能促使人長壽。結果表明,與5個以上親密朋友一直保持接觸或電話聯系的老人比朋友相對較少的老人死亡率低22%。
因為朋友能夠幫助人排遣壓力,解決困難,也可能激勵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這種老人還往往豁達開朗,心態樂觀,臉上經常掛著笑容。擁有這樣的精神狀態的人,怎么會不長壽呢!
05排便通暢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中老年人會感覺消化能力不如從前,容易出現排便困難或便秘等癥狀,這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潛在信號。
而擁有長壽體質的人,即使過了50歲,仍然保持正常的代謝機能,有固定的排便時間和次數,那就說明,你的消化系統十分健康。
06 心率慢
國內研究發現,人一生總心跳次數約為25億次~30億次,如果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壽命可達93歲。
靜息心率偏慢的人壽命長,相反,靜息心率大于80次的人壽命就會縮短。一般在清醒、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心跳維持在每分鐘在60~70次較好。
07 不打呼嚕
有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實際上打呼嚕是一種病。一項歷時18年的研究發現,睡覺不打呼嚕的人壽命更長。
嚴重打呼嚕造成的呼吸反復停止,成為高血壓、糖尿病的幫兇,甚至心梗、腦梗、肺梗死的“”,以及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催化劑。所以,一旦打呼嚕明顯,建議到醫院檢查原因,并獲取醫生專業的治療方法。
08肚子上肉少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身體多少有些發福,但是腹部一定過于肥胖。腹部肥胖很可能引起高血壓、心絞痛、心梗、糖尿病等。美國衰老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腹部肥胖的女性面臨的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0%。
平時多關注腰圍,男性不超過90cm,女性不超過85cm;晚飯別吃太晚,否則容易肚子長肉;多運動、控制好體重。
09 肺活量強
通常來說,35歲后,人體的肺活量就開始下降,到了50歲左右,血液中的氧飽和度比青年時期下降5%左右,這就意味著身體的氧含量在變少,容易出現供氧不足等現象。
而肺活量強的老人,肺細胞利用率高,肺部會更加有力,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時不受阻礙,可避免受到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癌等呼吸疾病的侵襲。
10口味清淡
長壽之鄉的老人,飲食整體上以清淡為主,多以大米和面粉為主食。蔬菜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90%的長壽老人每天食用蔬菜。
心血管疾病并發糖尿病很多時候是由于不良生活習慣所致,比如愛吃麻辣火鍋,油重、鹽重又麻辣,還有愛吃動物內臟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都易致病。
如果老了以后,你沒有任何慢性疾病,還有以上這10個特征,那就說明你可能就是優秀的“長壽候選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