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碘是人體必要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在維持機體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種地方疾病。2023年5月15日為我國第30個“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為使公眾更好地了解碘缺乏病的重要性,積極宣傳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重要作用。2023年“碘缺乏病防治日”宣傳主題為“科學補碘三十年,利國利民保健康”。
什么是碘
碘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儲存在甲狀腺,其他如唾液腺、乳腺、胃粘膜等也濃集,是合成機體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但機能不能合成碘,必須從膳食環境中獲得,如飲食、飲水等。
碘和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一樣作為營養素存在于人體。有“智力元素”之稱。雖然它在人體內的含量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是身體重量的兩百萬分之一,卻是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促進代謝過程、保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保持神經系統功能和智力發育正常的健康保證。碘缺乏會患上缺碘性甲狀腺腫,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大脖子病”。
不同時期缺碘的危害
1、胎兒期缺碘胎兒所需要的碘全部來自母親,如果孕期嚴重缺碘,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
2、新生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可致亞克汀病、智力缺陷、聾啞、生長發育障礙等問題。
3、兒童及青春期缺碘可致甲狀腺腫、單純性聾啞、損害兒童智力和生長發育等問題。
4、成人期缺碘可致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缺碘有哪些癥狀
頸部腫脹不適是缺碘最常見的癥狀,被稱為“甲狀腺腫”。有些人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刺激性咳嗽等癥狀。
其次,體重不明原因增加也是碘缺乏的另一個跡象。如果身體內沒有足夠的碘來制造合成甲狀腺素,就會給身體發出信號,減少運動,吃得更多,儲存能量,燃燒更少的能量。因此,突然肥胖的朋友們一定要當心,切不可大意。
此外,乏力、嗜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等表現,也是碘缺乏比較常見的癥狀,當甲狀腺素水平較低時,身體不能像平時那樣產生足夠的能量,這就會導致能量水平供給不足,讓人感覺疲勞和虛弱。
如何補碘
碘缺乏病是碘缺乏造成的,病因清楚,預防是最重要的措施。
1. 食用加碘鹽
食鹽加碘是用碘酸鉀按一定比例與普通食鹽混勻而成,因方便、經濟又生活化,是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的措施。福建省規定在售碘酸鉀碘鹽的碘含量范圍是18-33mg/kg。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進行相關研究證實食鹽中的碘酸鉀經各種食物烹飪后都能轉變為碘離子和碘分子(總轉化率為99.7%),碘酸鉀幾乎不再存在,因此不必擔心碘酸鉀碘鹽的安全性問題。國際組織IGN(全球碘營養聯盟)也認為碘酸鉀作為食鹽的碘強化劑是安全的!
然而碘是一種比較活潑、易于揮發的元素,加碘食鹽貯存期間及烹調過程中都會產生損失。一般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長,鹽中碘的損失率就越高。所以,大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包裝印有清楚碘鹽標志的合格碘鹽后,要存放在陰涼干燥處(遠離灶臺),并在菜出鍋時再放鹽哦~
2.食用含量豐富的食物
不同食物含碘量不同。海帶、海草、紫菜、海苔等少部分海產品含碘量較高。其它大部分海產品含碘量與肉、蛋、奶類差別不大。植物類食物含碘量最低,特別是水果和蔬菜。
一般人群只要長期堅持食用合格碘鹽就能保證碘營養,不需額外補充任何含碘保健品或碘強化食品。
3.補碘制劑
選擇補碘方式時,優先考慮食用加碘鹽及富碘食物。除此之外,還可考慮給予含碘營養素補充劑等,但要謹遵醫囑選擇補碘劑量。
注意:而且針對不同人群,補碘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巧用“加減法”。
這些人群需要做“加法”
1、孕婦:孕婦要保證每天碘攝入量200—300微克。
2、嬰幼兒:三歲前補碘最為關鍵。
3、青少年:在身體發育和代謝加速期,補碘需求較大。
這些人群需要做“減法”
1、高碘地區居民
我國高碘地區居民的日攝碘量在800—1000微克以上,無需再補碘。如果碘攝入量過多,易造成甲亢、甲狀腺瘤、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等。由于云南省處于內陸高原地區,截至目前未發現高碘地區,云南省內129個縣都被認定為缺碘縣。
2、甲亢患者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常見有甲亢、甲狀腺炎等)患者,因治療需要遵照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