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四季之首,萬物之始,是生長的關鍵時節,也是人體補鈣的“黃金期”。
鈣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對人體骨骼和牙齒的構成、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抓住大好春光把鈣補足十分必要!如何快速、高效、健康地補鈣和小言一起學習一下~
不同年齡段人群都需要補鈣
很多人都知道,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形成減少容易造成維生素 D 生成不足,進而影響鈣的吸收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甚至骨折。其實,成年人的鈣攝入量不足也會引起骨質減少,青少年缺鈣則會引起生長發育不良。因此,身體擁有充足的鈣,是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重視的事。
1、兒童&青少年
鈣保障兒童骨骼的充分生長,助力神經系統發育。兒童缺鈣會出現情緒煩煩躁、愛哭鬧、易驚醒、頭發黃稀,后腦勺脫發、抵抗力低、易感冒、發育遲緩等癥狀。兒童嚴重缺鈣時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無力等小兒佝僂病癥狀;青少年處于骨骼生長發育迅速時期,鈣能滿足其成長需要,促進骨骼發育。青少年缺鈣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充沛、生長疼痛、易四肢抽筋、生長緩慢等現象。
2、成年人
鈣對于成年人而言,同樣十分重要。鈣能夠提高峰值骨量,有助于骨骼健康。研究證明:人體的骨密度最高峰值一般在20-30歲,在此階段每天補充鈣1200mg(或更多),能夠促進鈣在骨骼中沉積,降低年老后患骨質疏松癥的概率。
3、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骼鈣質吸收和流失出現變化,40歲以前,人體骨骼鈣質吸收大于流失;50歲以后,人體鈣質的流失基本大于吸收,因而腰酸、腿疼、骨折等疾病經常會找上中老年人。
長期缺鈣會加快中老年人的老化速度,中老年缺鈣會出現腰椎痛、足跟痛、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牙齒脫落等現象,缺鈣嚴重的中老年人需要通過補鈣飲食或者藥物進行治療。
掌握補鈣技巧,提高鈣吸收率
補鈣容易吸收難,方式不對等于“無用功”。所以要想讓補進去的鈣吸收進骨骼,還需要掌握一定技巧:
1、春季適當曬太陽
有研究證明,青少年在一年中的生長不勻速,春季時身高增長值是秋冬季的2.5倍左右,這與春季氣溫適宜、天氣晴朗,人體衣著單薄接觸到充足光照,有很大關系。
人體受到充足光照影響,體內血液循環加速,促進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同時,人體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7-脫氫膽,在日光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細胞生長和骨骼鈣化。
所以要抓住春季生長的黃金期,讓孩童經常去戶外游玩、鍛煉,在保障每天充足鈣量攝入的基礎上,讓“補鈣事業”事半功倍。
2、食補
食物里的鈣要比「鈣劑」更容易吸收和利用,膳食是最好的鈣來源,如果通過膳食補鈣能夠滿足每日的需求量,則無需補充鈣劑。
日常飲食中有很多食物都富含鈣質,如薺菜、菠菜、韭菜、油麥菜、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含鈣量較高,且果蔬中含有鎂元素、鉀元素,幫助機體維持酸堿平衡,豐富的維生素還有助于提高鈣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體的鈣量流失。魚蝦貝等海鮮類、堅果、乳制品等也富含鈣質。
3、酌情選擇鈣劑進補
僅僅依靠食補來補鈣,有時是無法滿足成長需求的,因而需要適當食用鈣片補充,彌補人體所需鈣量“差額”。
但補鈣也要講究劑量,并非“補得越多越好”。人體對鈣片的吸收率在30%上下,劑量越大越不容易吸收;反而攝入量增加時,吸收率相對降低。
在補鈣時需了解鈣劑成分區別,酌情選擇,有針對性地進行補鈣。比如一些鈣劑主打的是鈣和維生素D的復合制劑,適用于鈣和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則是鈣、鋅、賴氨酸三者同補,可以同時解決孩童缺鈣、缺鋅等問題。
補鈣是個系統工程。從日常飲食做起,改變過去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最大限度避免鈣流失造成的骨質疏松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