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的到來,意味著冬去春來,冬雪漸成春雨,干燥的天氣漸漸被潮濕所取代。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30°?!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將要來臨。
雨水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根據雨水節氣對自然界的影響,雨水節氣應該著重“調養脾胃”的重要性。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
而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飲食調節、情志調養和起居生活調節。
飲食調節
雨水節氣,濕氣漸升,容易造成腹脹、腹瀉等癥,所以應側重于調養脾胃、祛風除濕,飲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吃紅棗、山藥、蓮子、紅薯等,同時應減少酸性食物和油膩食物的攝入。
情志調養
中醫認為,憂思傷脾。也就是說,人過度憂慮,會影響脾胃功能。因為低落的情緒可使人的中樞神經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減少,使消化系統肌肉活動失調,造成食欲降低、惡心、嘔吐等癥。
因此,雨水節氣的情志調養至關重要。我們應盡量調整心態,做到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人為善的狀態。若遇到不順心之事,爭取及時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
起居有常,勞逸結合
所謂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后天,進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除此之外,雨水節氣后,我們還應注意以下三方面:
1、注意保暖
早春之時乍暖還寒,外出多穿一件衣服,出汗后及時擦干,免受“倒春寒”之傷。
2、適量運動
雨水節氣后,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因此人體陽氣也需順應自然,向外向上升發 。天氣漸暖,空氣濕潤,使腠理開泄,循環系統功能加強,身體會出現乏力,應該早起床,多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
3、飲食養脾胃
少食燥熱食物,如牛羊肉,以免助陽外泄,致肝木升發太過,傷及脾土?!暗勾汉笔雇馍⒅枤庥糸],或者飲食不節,致人體內郁熱,此時如“貪涼”進食寒涼食物,容易傷及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