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據國家疾控局新聞發布會,我國流感病毒檢出陽性率上升趨勢明顯,進入季節性流行期。另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全省流感病毒檢出率同樣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流感病例數量持續增加。
為應對流感高發,近期《黑龍江省2024年冬春季流感中醫藥防治指導方案》發布,東北網采訪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肺病科主任楊善軍,針對流感的防治進行介紹。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
“流感與普通感冒雖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在發病特點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發病特點鮮明:起病急驟,高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明顯,而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這與普通感冒有著顯著不同,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癥狀較輕,以局部癥狀為主,少有高熱及全身癥狀。”楊善軍說。 據介紹,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傳染性也有所不同。流感病毒傳染性強,容易導致季節性的流行。相比之下,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相對較為穩定,傳染性較弱。
中醫藥在應對流感上有優勢
楊善軍介紹說,在應對流感的過程中,中醫藥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
中醫藥治療流感的一大特色優勢在于其顯著的退熱效果,根據古方如銀翹散、麻杏石甘湯等,以及現代根據老一輩名中醫治療流感經驗研制的中成藥,中醫藥在退熱方面表現出快、穩、持久的特點。這些藥物通過清熱泄肺、解毒散瘀等方式,有效調節人體體溫,減輕患者因發熱帶來的不適。
中醫藥對于流感伴隨的一系列癥狀,如咽喉疼痛、全身疼痛等,也有顯著的緩解作用。中醫認為這些癥狀與風寒、風熱等證候相關,通過辨證施治,針對具體證候進行治療,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
此外,中醫藥在治療流感過程中,還能有效減少感冒后咳嗽癥狀的出現。越早使用中藥治療,患者出現咳嗽的機會就越少,或者癥狀越輕。這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速康復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在應對流感時,還強調整體調節和個體化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和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使治療更具針對性和效果。這種治療理念不僅有助于緩解流感癥狀,還能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像大家熟悉的連花清瘟膠囊等藥物,正是中醫藥治療流感的代表之一。它不僅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復制和傳播,還能緩解因流感引起的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睏钌栖娬f,流感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嚴重程度、個人體質、合并癥等多種因素,采取綜合治療措施。
“識破”流感傳播途徑,有效防護
時值流感高發季,楊善軍提醒大眾要注意做好防護。
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流感病毒還可通過微小的氣溶膠顆粒在空氣中長時間懸浮和遠距離傳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流感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接種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抗體,提高抵抗力,減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
二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雙手至少20秒;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睛;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三是減少聚集和接觸。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盡量減少與流感患者的接觸,尤其是近距離接觸。
四是增強身體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鍛煉,以及避免過度勞累,都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