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2023年6月6日是
第28個全國“愛眼日”
宣傳普及眼健康科學知識,
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
增強群眾愛眼護眼意識。
今年的主題是
“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重點為著重關注
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個重點人群
聚焦重點眼病
大力宣傳全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義
你認識眼睛嗎?
眼睛能夠看到美麗的世界,其實就是光線通過眼球的屈光系統等結構,讓物體像拍照片一樣拍在視網膜上,換成電信號傳入到我們大腦中的視覺神經。
如何保護我們的雙眼
如何養成健康用眼習慣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愛眼護眼小知識
↓↓↓
這些用眼的壞習慣你有嗎?
熬夜摸黑刷手機
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機,對眼睛損害很大,不僅會增加視疲勞,長此以往還可能誘導青光眼。
邊走路邊玩手機
手機和眼睛的距離、方位不固定,光線環境也會變化。眼睛需不停調節變動,易疲勞。
用眼姿勢不科學
牢記正確姿勢: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電腦屏幕距眼睛至少一臂距離。
濫用眼藥水
隨意頻繁使用眼藥水,對眼睛無益。眼干不適時要做針對性檢查,推薦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未考慮眼睛防曬
日積月累的紫外線照射會導致眼部損害,如增加白內障、黃斑變性的風險,可選擇有效阻擋紫外線的太陽鏡。
長時間戴隱形眼鏡
每天戴隱形不宜超過8小時,接觸鏡片前一定要洗手,不要戴隱形眼鏡過夜。
缺少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是最簡單的預防近視方式,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使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
正確用眼姿勢
1、選擇屏幕大的設備。屏幕大、字體大,距離眼睛遠便可以有效避免眼睛疲勞。在設備的選擇順序上,依次為投影儀、電視、電腦、pad、手機。
2、用眼時間不宜過長。看屏幕20~40分鐘便需要休息幾分鐘,年齡越小,用眼時間越要縮短。休息時可到陽臺、窗前向遠處眺望、“目”浴陽光或者閉目休息,同時按摩眼周的穴位和皮膚肌肉,以緩解視疲勞。
3、在使用電子設備時,要有意識地眨眼睛。不要目不轉睛、過久地盯著屏幕,以免加重干眼、眼澀等癥狀。
4、注意室內的光線、屏幕亮度與環境相匹配。室內光線、屏幕亮度不要過亮或過暗,也不要在黑暗中看電腦和手機。
5、睡眠要充足,勞逸結合,平衡飲食。
6、如果眼睛干澀、異物感明顯,可以熱敷雙眼,同時做眨眼操。如若出現嚴重的眼部不適,或者明顯的視力下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護眼“米字操”
挑一套對的眼保健操,也是愛護眼睛的好方法。我國飛行員視力標準的制定者李志升教授經幾十年研究推廣了“護眼米字操”,送給每一個為了護眼而奮斗的你。
①雙眼向上、下各看三次。
②雙眼向左、右各看三次。
③雙眼向左上、右下各看三次。
④雙眼向右上、左下各看三次,視線在空中劃出了一個“米”字。
⑤劃完“米”字,讓眼睛順時針、逆時針各轉三圈。
這套操通過練習眼周肌肉,逐漸恢復睫狀肌活力,以緩解近視、老花眼等,眼睛腫痛干癢、愛流眼淚的人也可以經常做。
愛眼護眼
守護心靈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