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人人都想要健康,都希望自己健康。但我們做的很多事情卻在對健康產生傷害,尤其是一下這些我們平時認為的“健康習慣”,要當心可能越做越不健康!
不服老
有些老人覺得自己身體沒啥病,老當益壯,就進行高強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體育鍛煉,這樣容易造成肌肉損傷、骨折等。還有些老人退而不休,拼命工作,這樣容易因工作疲憊引發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會發生諸多退行性變化,肌肉、骨骼及器官功能都在減弱。老年人要理性地認識這一點,鍛煉要量力而行,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
退休之后發揮余熱本是好事,但如果患有慢性病,工作應適可而止,以不感到疲倦為宜。
太“會過”
很多老年人剩菜、剩飯甚至發霉的食物都舍不得扔掉,認為剩飯菜只要不餿,發霉的食物去掉發霉的部分,統統可以吃。
剩飯剩菜容易滋生細菌,吃進去易導致腸胃炎;有些反復加熱的隔夜蔬菜里含有較多的亞鹽,經常吃有致癌風險。發霉的花生、玉米、黃豆、堅果等食物,容易產生黃曲霉毒素,食用后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長期低劑量食用也會增加癌癥風險。水洗和烹調加熱也不能將其破壞,即便去掉發霉的地方,也不能避免霉菌的危害,所以發霉的食物不能吃。
吃補品延年益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老年人為了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會不惜高價購買諸如人參、鹿茸、靈芝等滋補品,將它們視為延年益壽的法寶,大量食用。
隨著年紀增大,身體的各功能逐漸減弱,適當進補可減緩生理功能下降,推遲衰老進程。
但進補要視身體情況而定,如果不分體質和癥狀亂吃補品,反而會引發某些疾病。想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應請專業醫生辨清個體體質和癥狀,有的放矢來進補。一般來說,平衡的膳食足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不需額外補充。即使進補,首選藥食同源的食物。
早起鍛煉
有些老年人睡眠不好,所以早起是常態,甚至會在早上六點之前就起來運動,且認為越早鍛煉越好。
其實晨練不宜過早。早晨6點之前,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沒有徹底進行,空氣中積存了大量二氧化碳,空氣中新鮮氧氣少,這時也特別容易引發感冒、關節疾病。另外,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也比較興奮,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老人夏季晨練不宜早于6點,冬天則要更晚,要等太陽出來以后再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