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近兩年,都市白領掀起了一股運動熱潮。每到晚上,四處都是夜跑族的身影;每到周末,爬山,打羽毛球籃球的人也不在少數...... 有人覺得運動好,有人擔心傷關節。不乏有消息傳某胖友為減肥,每天跑步10公里,結果肥沒減成,膝蓋卻傷了…...
過去,關節健康問題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主要由于上了年紀關節退行性病變所致。而現今,伏案久坐、過度運動、玩手機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關節不適的問題逐漸波及年輕群體。特別是隨著“跑步熱”“健身熱”興起,由不科動或過度運動所帶來的的關節問題發生率也逐年上升,且日趨年輕化。
這些年輕人,易被骨關節炎“盯上”
伏案久坐
久坐辦公室的年輕人,長期使用鼠標、鍵盤、手機,容易誘發手部關節疼痛,我們常說的“鼠標手”就是這么來的,長此以往會導致腱鞘炎或者手部的骨關節炎;長期伏案久坐,更會增加頸椎、腰椎的受力,容易導致脊柱部位的損傷。
不運動或過量運動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怎么愛動,但是適量運動可以保持人體關節的靈活。一天到晚一動不動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喜歡冒險、跑酷、登山等極限運動的年輕人。然而,過量運動則會導致關節損傷加重,造成骨關節炎早發。骨關節承受了本不該承受的壓力,有可能會對關節軟骨、關節周圍的肌腱和韌帶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不科學地減肥
盲目減肥的女性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無法提供關節軟骨代謝所必需的養分,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逐漸薄弱,一旦跌倒或者崴腳,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哪些運動有助于保護膝關節
保護膝關節,不妨嘗試以下運動:
1、游泳:游泳對任何年齡的人群都是很棒的運動形式,游泳時身倦漂浮在水中,關節不承受體重,所受負荷最小,而且游泳動作又能保證關節活動并鍛煉肌肉力量,也非常適合膝關節炎患者。建議每周堅持游2—3次,每次不宜超過1小時,中速即可。
2、單車:踩單車能很好地鍛煉膝關節。雙腿反復蹬直和彎曲能夠運動到膝關節所有肌肉群,又能促進關節液的流動,同時不用承擔體重負荷對關節的影響。建議每周動1~2次,每次30分鐘左右。
3、仰臥抬腿:減少了直立時體重對關節的不利影響,可達到有效鍛煉關節及肌肉強度的目的。具體方法:仰臥位,伸直下肢并抬離30度,堅持1 0秒鐘后緩慢放下,休息片刻再重復訓練,每10~20次為1組,訓練至肌肉有酸脹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