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清明將至,春雨連綿,還有多少人,記得今天是寒食節呢?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歷冬至后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來源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遠古時期。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舊習。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愿受賞,于是攜老母隱居于綿山。
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愿為官。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的飲食習俗
在寒食節這一天,因為禁煙火,只吃冷食,所以經后世流傳,寒食節的傳統食物就有了很多,例如清明果、青團、寒食粥、潤餅菜、馓子等傳統節日食物。
其中青團則備受大家們喜歡,吃青團子的寓意是為了紀念先人、團圓的意思,表示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其次青團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豐富的糕點,含有維生素、膳食纖維、淀粉等營養成分,適量食用,能夠補充人體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青團雖好,但這幾類人不宜吃
1、老人和小孩
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弱,吃過多糯米制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青團個大粘稠,如果食用不當容易黏附在氣管上導致窒息。所以,不建議老人和小孩吃青團。
2、糖尿病患者
青團在制作過程中為了調口味會加入很多糖,現在市面上很多網紅青團如黑芝麻口味、蛋黃口味、肉松口味、小龍蝦口味等,都會加入很多糖,很容易造成血糖波動。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青團。
3、胰腺炎和腸胃炎患者
胰腺炎和腸胃炎患者本身消化能力就不好,如果吃多了難以消化的青團(糯米),一旦超過腸胃的承受能力,就很容易導致復發或者病情惡化。
4、膽囊炎、膽結石患者
我們在食用了難以消化的青團后,就會迫使膽囊“加班”分泌膽汁來消化,這對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來說是一項極大的負擔,很可能會誘發膽囊疾病。
5、有腸梗阻病史者
有腸梗阻病史的人腸道功能和結構都和常人不同,消化能力也較弱,吃過多難以消化的青團(糯米),很容易造成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甚至導致病情反復。所以建議有腸梗阻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吃青團,即使要吃也應少吃,最好不要超過50克。
怎樣吃才健康?
1、加熱吃
青團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放涼后很容易硬化,就更加難以消化了,尤其是本身消化就不好的人,只會引發消化不良、腸梗阻等問題,因此吃青團一定要加熱。
2、注意食用量
青團難以消化,因此一定不能多吃,尤其是腸胃不太好的人,更不能多吃。
3、配點水果和蔬菜
在食用青團時,最好配點青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纖維,有助于加速腸道蠕動提高消化能力。
4、別和肥肉一起吃
難以消化的糯米,如果再加上油脂含量極高的肥肉,可以說是腸胃健康的大殺器了。
5、飯后適當運動
青團不但難以消化,熱量也很高,飯后不妨散散步、消消食,既能避免青團堆積在消化道內,還能消耗多余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