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小時候媽媽說:“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刷牙,先刷了牙再吃飯!要不然細菌都吃進肚子里去了!”
長了了朋友說“先吃完飯再刷牙才能把殘渣臟東西都一起刷走啊!”
兩個說法都各有各的道理,那吃飯和刷牙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到底什么樣的答案才可以算作是這個問題的正解呢?
答案是有的,就看你怎么選了!
確定飯前刷牙與飯后刷牙的依據首先是口腔是否健康。口腔健康意味口腔菌群與口腔器官的關系處于平衡狀態。此時,飯前刷牙或飯后刷牙均無傷大雅。飯前刷牙的好處在于能夠清新口氣,使就餐的感覺更好。而口腔不健康則意味口腔菌群與宿主的關系處于失衡狀態。此時,飯前刷牙或飯后刷牙要視口腔疾病情況而定。
蛀牙
蛀牙的致病因素不僅有細菌(致齲菌),而且包括食物(可發酵碳水化合物)、宿主和時間,這四大因素必須同時作用才會引發蛀牙。
口腔細菌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生長速度快,很顯然刷牙后很快就會卷土重來。于是飯前刷牙就意味,飯后不僅食物殘渣將持續存在,而且口腔細菌也會繼續發揮作用,因此直至下次刷牙前,口腔細菌和食物殘渣仍有較多接觸機會,因此仍可能產生酸性物質,從而腐蝕牙齒;
而飯后刷牙則意味,即使口腔細菌在刷牙后不久仍然可以繼續發揮作用,但由于食物殘渣已經被大范圍清除,因此直至下一餐前細菌都是孤掌難鳴。飯后刷牙更有利于降低酸性物質產生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從防蛀角度看,飯后刷牙比較科學。
牙周炎
牙周炎的致病因素雖然比蛀牙更復雜,但僅有細菌(牙周致病菌)是使動因素(決定性因素),其他均為促進因素。由此可見,牙周炎與食物關系并不密切。所以從預防牙周炎的角度看,無論飯前刷牙還是飯后刷牙,只要能做到一天兩次的有效刷牙,都可以保證一定時間內控制牙菌斑的效果,對防病治病都有意義。但鑒于牙周致病菌對全身健康可能產生諸多不利影響,飯前刷牙似乎更為妥當。
由此可見,對于口腔健康的個體而言,飯前刷牙與飯后差別不大;對于蛀牙易感者而言,飯后刷牙更有利于防蛀;而對于牙周炎患者而言,飯前刷牙似乎更有利于全身疾病預防和控制。
總之
愛牙第一條
無論你選哪種
最終好好刷牙才是王道
祝愿大家都有一口好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