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起源
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重陽節習俗
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重陽節已成為多元性的節日,伴有形式多樣的習俗。重陽節期間,民間會舉行各種活動,比如登高、祭祖,佩茱萸、簪菊、賞菊、飲菊花酒,放風箏,食重陽糕,尊老敬老等。
登高祭祖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中元節三節,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登高也與古人的祭祖活動密不可分。古時耕地資源少,加上講究的人家要堪風水,通常墓地會選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賞菊、飲菊花酒、食重陽糕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放風箏
重陽放風箏的習俗多在南方。農歷九月,南方季風漸強,風力適中,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于是人們便養成重陽節放風箏的習慣。
傳說,重陽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于云天之外。與之相對,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著,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
在這“多事之秋”,
重陽節保健養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1、飲食清淡,注意防燥
重陽節前后,秋燥明顯。由于“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于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如番薯、玉米、青菜、柿子、黑木耳、銀耳、百合等,以促進血液循環。
2、注意保暖,適時添衣
重陽節前后,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朋友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秋冬過渡時節,不僅出門在外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家也要隨時預防感冒著涼。如,可用冷水洗臉以加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勤曬被褥讓紫外線殺菌;多喝熱水促進新陳代謝;多吃御寒食物以生熱。
3、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除了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外,還要有適當的午睡來補充。午睡不僅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好好休息,還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心肌梗塞。
4、減少洗澡次數
秋天來了后,其洗澡的次數,可以減少了。相對來講,因為其氣溫沒有那么高,而且流汗,也沒有那么多了,所以,不必要洗那么多次的澡。還有,在秋天的時候,如果你洗澡過多的話,則會因為其洗澡把身體表面上的一層油脂給清除掉,從而會破壞你的皮膚的油水平衡的。
在秋天洗澡的時候,如果你選擇的堿性過大的話,則會讓你的皮膚的酸堿平衡被破壞,其破壞后,會在秋天的干燥天氣下,出現皮膚感染的現象的。
5、秋瓜壞肚,少吃“寒涼類”水果
俗話說“秋瓜壞肚”,這個時候節氣涼爽,瓜果吃太多容易損胃陽。食用水果的時候要多加注意,比如寒涼類水果有柑橘、香蕉、梨、柿子、西瓜等。溫熱類水果有棗、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
6、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肅殺,天氣漸涼,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臟器功能,增強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運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鍛煉后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運動應順應人體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