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70歲的李奶奶患了慢性心力衰竭,才出院1個月,最近兩天因為天氣變化,感冒了,干什么都覺得累,呼吸困難。以前一口氣上5樓都不歇氣,最近干什么都上氣不接下氣的,晚上睡覺也躺不平,兩只腳腫的跟大饅頭似的,這不又來住院了。這讓李奶奶很困惑,為什么心衰總是反反復復發作呢?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天氣愈發寒冷。對于心衰患者而言,這一節氣的變化猶如一道健康“關卡”,需要謹慎對待。
為什么寒冬容易誘發心衰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從而增加心衰的發病風險。除天氣原因外,冬季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發時節,心衰患者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病毒與細菌侵襲,因此,肺部感染成為引起心衰的重要因素;冬季室外天氣寒冷干燥,室內使用取暖設備,體內水分蒸發明顯,血液容易黏稠,阻塞血管,導致血容量減少,心臟供血不足、負荷加重;此外,冬季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多,也會增加心血管負擔,誘發或加重心衰。
警惕心衰的這些預警信號
專家表示,一些慢性心衰患者或既往有心臟基礎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表現,可能是心衰發作的預警信號,要引起足夠重視,必要時及時到醫院就診。如體力變“差”,運動耐力減退,活動后容易出現乏力癥狀;活動后“喘”,尤其體力活動后,容易感覺氣喘吁吁或者喘氣困難;下肢浮腫,尤其是腳踝處水腫。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中藥芪藶強心在心衰治療中具有關鍵作用
目前對于慢性衰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及消除誘因,如控制高血壓,應用藥物、介入或手術治療等。藥物是控制心衰病情的重要手段,在小雪這個特殊的節氣里,心衰患者一定要規律按時服藥。如《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推薦的芪藶強心膠囊來防治心衰,芪藶強心膠囊是基于中醫絡病理論指導研發的創新中藥,可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同時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抑制心臟變大四重功效,能快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胸悶喘促、氣短乏力、腿腳水腫、夜睡不能平臥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能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小雪時節,建議心衰患者要注意保暖減,保持情緒穩定,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監測。在寒冷的冬季,保持良好的心臟狀態,平穩度過一個安全、舒適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