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露從今夜白,夜自此日涼”,白露是轉涼的象征。
白露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這稱為 “秋燥”,是白露的氣候特點。
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節氣。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這時北半球日照變短,太陽直射點南移,地面溫度下降;暖空氣逐漸減弱,冷空氣活動頻繁,颯颯秋風,不期而至,一夜涼過一夜。
四類疾病問題要注意
晝夜溫差大、天氣干燥,4種疾病問題要注意!
1、呼吸道問題
白露時節如果穿得過于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問題。
2、心腦血管問題
季節交替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這是因為,夏天吃的藥和秋冬吃的藥量和藥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熱,血管擴張,可能劑量較小;而秋冬天氣轉冷,血管收縮,則需要增加劑量或根據病情換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同時,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3、秋燥問題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由于干燥導致的鼻腔出血。
4、腸胃問題
俗話說“秋瓜壞肚”,夏季習慣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后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白露養生技巧
1、別亂補
現代人營養充足,不必過分強調“貼秋膘”,白露時節也應少吃肥甘厚膩。
可以適當多吃鴨肉、泥鰍、魚、蝦、瘦肉、黑豆制品等,這些食物有清虛熱、補陰血的功效。
2、勤泡腳
白露時節可以堅持在晚上用溫水泡腳,以補養腎氣。水最好沒過腳踝,水溫以40℃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溫度。
3、不焦躁
入秋后,空氣逐漸變得干燥,白露之后更甚,人的心情也隨之起伏不定,很容易產生焦躁的情緒,此時一定要注意養心。
心情抑郁不暢可以按摩太沖穴緩解。太沖穴又稱為撒氣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4、少吃海鮮
白露節氣、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復發,對于經常發作過敏性疾病的人群,在飲食上盡量少吃海鮮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