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提起帕金森病,人們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癥狀是“手抖”,不過,帕金森病的諸多早期癥狀,可并不止于此。嗅覺減退、睡眠障礙、便秘、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認知障礙、說話聲音變輕或變低、眩暈或暈倒等……種種帕金森病引起的非運動癥狀可能來得比“手抖”要早很多,卻往往沒有被重視。
帕金森病并不罕見,可見于從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個年齡段,平均發病年齡60歲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國帕金森患者數量超300萬,居世界第一,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在悄然升高,且日趨年輕化。帕金森的危害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第三大殺手”。
提起帕金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字:抖!手抖、腿抖、全身都顫顫巍巍是帕金森患者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有人認為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還有人干脆把它和老年癡呆癥劃等號。這些都是對這個疾病最常見的誤解。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是一種主要累及運動功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癥狀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及姿勢步態異常等,而患者的智能、智力、智商、認知思維和語言并不受太多的影響。
帕金森病起病隱匿,很多患者進展緩慢,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抖動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
1、靜止性震顫
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動。早期時多從一側上肢開始,表現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運動,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后期甚至可以涉及到下顎,口唇,舌以及整個頭部。
2、運動遲緩
如動作越來越緩慢,感覺沒力氣,動作時感覺力不從心等。尤其患者行走時不像正常人行走時雙臂是隨意交替擺動的,行走時抬腿不利索,似乎像黏貼在地面上的感覺。
3、僵直
肌肉變得緊繃,活動時感到沉重、不靈活。逐漸會涉及面部,出現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眨眼減少,表情呆板,像是戴了一個面具,所以我們也可稱其為“面具臉”。
4、姿勢步態障礙
如身體前傾,起步困難、小碎步、彎腰駝背等。
5、非運動癥狀
警惕四個信號,及早識別帕金森
除了以上典型癥狀,還可以伴有嗅覺減退、抑郁、便秘、睡眠障礙(經常做噩夢,睡不好,大喊大叫)等非運動癥狀。有可能在運動癥狀出現前5年,甚至10多年就開始出現了。
帕金森病如何預防?
1、重視老年病的防治
重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腦動脈硬化等老年病的防治。每天至少保證1小時的鍛煉,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對預防帕金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2、注意生活環境的優化
遠離殺蟲劑、除草劑,遠離裝修污染,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錳、汞等。
3、健康飲水
飲用自來水比河水和井水更健康。因為自來水都是經過凈化處理的,經過很多道工序,符合國家對水質的標準。而河水井水可能含有許多有害礦物質、微生物。
4、注意飲食安全
根據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提供多種維生素抗氧化保護神經細胞,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防治大便秘結。
5、避免或減少應用誘發病癥相關藥物
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帕金病癥狀的藥物。盡量避免哌替啶(度冷丁)類藥物的使用。嚴厲抵制、吸毒。
6、喝茶、喝咖啡
茶葉中所含有的多酚類對神經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茶葉中還含有豐富的茶堿,不僅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還能提高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帕金森病的風險。
7、高危人群加強自我防護
對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關基因攜帶者,有毒化學物品接觸者,均應視為高危人群,需密切監護隨訪,定期體檢,并加強健康教育,重視自我保護。
九步自測“帕金森指數”
l 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
l 寫的字和以前相比變小了;
l 聲音和以前相比變小了;
l 走路容易跌倒了;
l 腳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了;
l 面部表情沒有以前那么豐富了;
l 胳膊或者腿顫抖了;
l 自己系扣子困難了;
l 走路腳拖著地走小步了。
以上9個方面如您有3個方面及以上回答“是”建議前往神經內科進行進一步臨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