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在網上看到一個“饅頭減肥法的”帖子,簡直驚掉小編的下巴。
賊瓷實的大饅頭還能減肥?還能有這種好事兒?這個消息仿佛在每一個碳水愛好者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火光。炫饅頭都能減肥了,那我不得瘦到我媽都不認識我了?
但是,現實很骨感。這樣純純攝入碳水,對蛋白質、油鹽拒絕三連的吃法容易導致蛋白質缺乏。從而出現脫發、容易疲憊、指甲變脆、皮膚易發炎、容易骨折、情緒波動大等癥狀甚至還可能會導致「肌少癥」。而且這種方法即使能減下來。減下來后人是干癟無光澤的。沒有蔬菜便秘也馬上來。
最近有篇研究,猶如冷水一般無情地澆滅了饅頭減肥的美好愿望。
簡單理解就是,相比于吃大米,吃面食的人,好像確實可能……更容易胖一點。
面食比米飯更容易導致肥胖的機制
大米和小麥作為主要主食,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必需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的重要來源。雖然面食比米飯更容易導致肥胖的機制尚不清楚,但潛在的機制可能包括大米和小麥的營養成分、烹飪方法和飲食攝入習慣。
營養成分
動物實驗表明,小麥麩質是一種蛋白質,可能會通過減少產熱和能量消耗促進體重增加,而水稻蛋白則可能通過影響脂肪分解和生成的環境,起到抗肥胖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烹飪方法
生大米與生白面的熱量差不多,基本都是345千卡/100克。但做成米飯、面條、饅頭之后,區別就大了。同等重量的面條或饅頭的熱量是米飯的兩倍甚至三倍,小麥粉在煮熟時比大米吸水少,部分導致小麥的能量密度高于大米。
飲食習慣
大米消費者攝入更多的鐵、鉀、膳食纖維和蔬菜,但脂肪和飽和脂肪的能量份額較小。研究表明,以米飯為主食的人,通常會搭配更多蔬菜、豆類、肉等,飲食結構更均衡,有利于控制體重。在中國,一般來說,以米飯為主食的人往往同時攝入蔬菜、豆類、肉類或魚類等,而偏愛面條、饅頭等面食的人很難攝入足量的蔬菜和肉類,例如一碗湯面中只有少量的配菜或肉。有些面食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油,比如陜西的油潑面,可能會導致營養失衡和能量超標,更容易讓人變胖。
減肥主食吃什么
每餐只米精面,不能保證瘦肉、雞蛋和蔬菜等營養均衡,不僅會出現營養不良,而且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
相比之下,玉米、糙米、小米、紫米、薏米、燕麥、藜麥、大麥、小麥等等保留了麩皮和胚芽的全谷物,是比精米精面更好的選擇,它們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B族維生素,一方面能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會讓營養更加均衡。
土豆、紅薯、山藥、芋頭、藕這些“菜”里,碳水含量也在10-20%之間,遠高于一般蔬菜,可以算作一部分主食。相比白米飯,它們的膳食纖維更豐富,還能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