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我們在骨質疏松缺鈣問題去看醫生時,有沒有經常被醫生叮囑:“別只顧著補鈣,還要每天多曬曬太陽!”
冬陽一寸值千金!那冬天怎么曬太陽大家知道嗎?怎么樣安全、有效的曬太陽?怎樣曬太陽才補鈣呢?小言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冬天曬太陽的小知識。
為什么曬太陽可以補鈣?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作用于人體皮膚,使7-脫氫膽轉化為維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先后經過肝、腎代謝即變成活性維生素D?;钚跃S生素D可以在腸道、腎臟及骨等多個組織器官發揮生物學效應,既可促進鈣、磷吸收,又能直接調整骨代謝,從而達到“補鈣”的功效。
除了補鈣,冬天曬太陽還有哪些好處?
1、維護心血管健康
在陽光中紅外線的作用下,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快。更重要的是,曬太陽可通過抑制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來調節血壓,防止其過高或過低。
2、增強肌肉力量
維生素D可調節鈣的代謝,促使鈣在肌肉的收縮和神經沖動的傳遞中發揮作用,使肌肉力量增強。行走時常感腿腳發酸、肌肉無力,也許就與缺乏維生素D有關。
3、調節血糖
研究表明,缺乏維生素D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曬太陽可使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增高,發揮其調節血糖的作用。
4、預防感冒
陽光中的紫外線是種“天然消毒劑”,有助殺死導致多種傳染病的病毒、細菌。冬天勤曬太陽,不僅能殺滅病菌,還能調節免疫功能,預防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
5、強健骨骼
曬太陽有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3,促進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組織正常鈣化,維持骨骼健康。多曬太陽對防治小兒佝僂病、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也大有裨益。
6、遠離“冬季憂郁”
冬天晝短夜長,日照減少,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抑制兩種喚起細胞活躍激素分泌,特別是對季節更替敏感的人,容易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表現為情緒低落、頭腦昏沉等。研究證實,陽光是緩解此癥狀的一劑‘‘良藥”,臨床上,也常用“光照療法”來減輕,甚至徹底根除季節性情緒失調。
曬太陽的最佳部位及合適時間
冬天曬太陽的重點是背部、頭頂和腳踝。后背的經脈尤為重要,如果太陽照在身上,身體就能吸收更多的陽光,起到補鈣的作用;而頭部自然也很重要,吸收了陽光,對大腦思維也有好處;腳踝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一般寒意都是由腳而起,所以腳部的溫暖很重要。
曬太陽也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不然就沒什么大作用。冬季曬太陽的時間有三個:早上7點-10點,中午的12點到下午4點,下午5點之前,這三個時間段就被稱為“三時冬陽”,堅持一段時間,陽氣補足了,身體就會變得更好。
曬太陽的最佳地點
曬太陽的最佳地點首選戶外!但對于某些老人或兒童而言,戶外活動并不容易實現,那么改在室內曬太陽行不行呢?
有研究表明,隔著窗玻璃,所需波段紫外線的透過率不足50%,到距窗口4米處則可降至室外的2%。所以,即使因各種原因必須在室內曬太陽,也一定要打開窗子,讓陽光直接與皮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