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從這天開始秋高氣爽,氣溫不復酷暑般的高溫,開始逐漸走向涼爽。標志著秋天的開始。
雖已立秋,但暑熱未退,想要天氣徹底涼爽宜人,一般要到九月下旬,現在依然有很多地區正在接受著高溫炙烤,這也是所謂的“秋老虎”。而這段時間溫度的過渡在中醫中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結果。秉承著“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最適宜進補。
立秋飲食有講究
中醫認為,秋氣通于肺,肺與秋季相對應,立秋之后天氣容易干燥,易耗津液,容易傷肺,
常會出現口干舌燥、鼻澀咽痛、皮膚干燥瘙癢、心煩氣躁等癥狀。在飲食上應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則,辛辣食物易發散瀉肺,不利于秋季養肺,因此要少吃蔥、姜、蒜等辛辣及油膩食物,適當多食用一些酸味的瓜果蔬菜以收斂肺氣,還可以吃些具有滋陰潤肺效果的食物,如蜂蜜、銀耳、百合等等。
調整“悲秋”情緒
立秋剛過,過段時間天氣轉涼,蕭蕭落葉等自然現象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悲傷情緒,從中醫角度來說,這是因為肺在五行屬金,在情志為悲。所以說,這不僅僅是因為草木凋零帶來的悲秋情緒,這里面其實又有學問。想要調理悲傷情緒,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培養樂觀精神。即使是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要及時排解不良情緒,可以通過做一些喜愛的事情來緩解心理壓力。
早臥早起適當運動
立秋之后天氣涼爽,正是運動的好時機,秋季以收為主,在運動時自然也離不開這一原則。秋季運動不宜過量,應循序漸進,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現損傷陽氣的情況,運動強度以身體發熱、微微出汗為準??梢赃x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慢跑、瑜伽等。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以防感冒,記得及時補水。
秋季早晚天氣涼爽,白晝變短,常有“秋乏”的表現,因此需要我們調整作息時間,宜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以便收斂陽氣舒展肺氣。在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中醫養生中有這樣的說法:“秋天泡腳,潤肺濡腸?!奔冉夥?,又利于睡眠。注意水溫不宜過高,40度左右為宜;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半小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