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剛過去的十一小長假,大家是不是都是在歡樂、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度過的,暴飲暴食、熬夜晚起、娛樂項目豐富多彩、追劇打游戲久坐不動……要多幸福有多幸福。但再長的假期感覺也是一眨眼就過去了,今天剛上班的你是不是也和小言一樣↓↓↓
經歷長假之后,很多人發現自己體重升了、腰背痛了、精神渙散、渾身無力……回到工作崗位后更是哈欠連天,精神不振,眼睛干澀,甚至食欲不振,注意力無法集中。這就是我們需要警惕的“假期綜合征”。
不過,假期綜合征并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對心理生理不適狀態的戲稱。
有專家表示,節后綜合征其實是一種輕微的心理變化,多數人兩周內癥狀會自動消失,順利投入工作。
小言教大家幾招
幫你及時恢復好狀態,助你元氣滿滿,用更好的狀態等待春節的到來!
↓↓↓
調整心理狀態
假期過后,大家從輕松快樂、歡聲笑語的氣氛中又重新回歸到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來,面臨著許多煩事雜事。這時難免會伴隨情緒低落、不想工作等問題。
大多數時候,別人無法理解我們為什么會低落,我們對別人的情緒也不能真正共情。這時需要停下來,思考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觀察自己的情緒,給自己一些調整眼下的狀態規劃,這都有利于情緒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假期后多運動,制造快樂激素
假期期間,朋友聚會少不了大吃大喝,熬夜聚餐。節后導致各種腸胃不適、精神不佳、食欲下降,甚至有些人身體不舒服到醫院卻查不出病因,這就要考慮生活不規律作息引發的問題。
多運動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方式。大腦在運動后會產生快樂激素——內啡肽,它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甚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運動還能促進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可以減輕萎靡不振、思維遲緩,減緩郁悶、緊張情緒。假期過后,可通過爬山、游泳、慢跑、打球等運動制造快樂激素,多親近大自然,不僅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身體健康,同時可以調節身心平衡。
合理飲食
由于在假期期間的暴飲暴食,葷素不忌。往往節后我們的胃口都會變差,不愛吃飯,但對一些甜食、零食的興趣大大增加。雖然吃甜食會讓我們感覺到幸??鞓?,但高糖高油的過多攝入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和風險。
多吃水果、蔬菜、魚類,同時少吃紅肉、少喝酒,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
提高睡眠質量
恢復生活規律,保證充足、有規律的睡眠,天氣越來越冷了,每晚可泡泡腳,驅寒祛濕,安神定志,消除身體的疲憊,助你一夜好眠。睡前進行有節奏規律的呼吸,逐漸放慢呼吸頻率,可以放松全身,提高睡眠質量。通過改善睡眠,再結合適宜的運動,可以有效緩解你的“假期綜合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