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溴酸西酞普蘭口服溶液
-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52652
- 產品類別:
化學藥品
- 規格:
10ml:20mg(以西酞普蘭計)
- 生產地址:
上海市青浦工業園區華青路1000號
- 批準日期:
2015-07-23
- 藥品本位碼:
86900757000332
國藥準字H20052652
化學藥品
10ml:20mg(以西酞普蘭計)
上海市青浦工業園區華青路1000號
2015-07-23
86900757000332
處方藥
非醫保
否
24個月
國產
1.本品不能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用于治療抑郁癥的異卡波肼和嗎氯貝胺,用于治療帕金森氏病的鹽酸丙炔苯丙胺)同服,否則將導致嚴重的副反應,本品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用藥間隔應在14天以上。但如使用半衰期短的可逆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嗎氯貝胺(半衰期為1~2小時),則可在停藥1日后使用。
2.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由于西酞普蘭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與其它作用于中樞神經的藥物合用時應謹慎。
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1.西酞普蘭為抗抑郁藥,是一種二環氫化酞類衍生物,西酞普蘭抗抑郁的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對5-HT的再攝取,從而增強中樞5-羥色胺能神經的功能有關。
2.體外試驗及動物試驗提示,西酞普蘭是一種高選擇性的5-HT再攝取抑制劑,對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攝取影響較小。
3.大鼠給予西酞普蘭14天,抑制5-HT攝取的作用未見耐受。
4.西酞普蘭是消旋體,其抑制5-HT再攝取的作用主要由其(S)-對映體發揮。
5.西酞普蘭對5-HT1A、5-HT2A、D1受體、D2受體、а1受體、а2受體、β受體、H1受體、GABA受體、M受體、苯二氮卓受體無親和力,或僅具有較低的親和力。
6.遺傳毒性:
(1)Ames試驗中,在無代謝活化劑存在時,5個試驗菌株中有2個菌株(TA98和TA1537)結果為陽性。
(2)在CHL染色體畸變試驗中,無論有或無代謝活化劑存在時,結果均為陽性。
(3)體外小鼠淋巴細胞基因突變試驗(HPRT)、體外/體內結合的大鼠肝臟細胞程序外DNA合成試驗、體外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實驗結果為陰性。
7.致癌性:NMRI/BOM小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連續18個月,在劑量高達240mg/kg/天,相當于人最大推薦日劑量(MRHD)60mg的20倍]時未見致癌性。COBSWI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連續24個月,在劑量為8或24mg/kg/天時,可見小腸腫瘤的發生率增加。此現象與人的相關性尚不明確。
8.生殖毒性:
(1)一般生殖毒性試驗中,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16/24(雄/雌)、32、48、72mg/kg/天,可見各劑量組交配率降低,劑量≥32mg/kg/天(相當于MRHD的5倍)時生育力降低;劑量為48mg/kg/天(相當于MRHD的8倍)時,妊娠時間延長。
(2)致畸敏感期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32、56、112mg/kg/天,在最高劑量(相當于MRHD的18倍)時,可見胚胎/胎仔生長抑制、胎仔存活率降低、胎仔異常率增高(包括心血管和骨骼肌缺陷)及母體毒性,無影響劑量為56mg/kg/天。
(3)家兔經口給予西酞普蘭劑量高達16mg/kg/天(相當于MRHD的5倍)未見異常。
(4)圍產期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4.8、12.8、32mg/kg/天,最高劑量組(相當于MRHD的5倍)可見出生后4天內幼鼠死亡率增加、幼鼠生長停滯。12.8mg/kg/天組未見異常。
1.據文獻報道,氫溴酸西酞普蘭在每日10-60mg(以西酞普蘭計)范圍內單次和多次給藥,其藥代動力學呈線性和劑量依賴關系,主要通過肝臟轉化,平均終末半衰期為35h。
2.一天一次給藥,約一周內氫溴酸西酞普蘭血漿濃度達穩態水平,穩態時西酞普蘭的血漿積累狀況由半衰期決定,其血漿濃度是單次給藥后血漿濃度的2.5倍。
3.單劑口服40mg西酞普蘭,約4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相對于靜脈內給藥,西酞普蘭的生物利用度為80%,吸收不受食物影響。
4.西酞普蘭分布容積為12L/kg,與血漿蛋白結合的西酞普蘭、去甲西酞普蘭、去二甲西酞普蘭占80%。西酞普蘭代謝為去甲西酞普蘭(DCT)、去二甲西酞普蘭(DDCT)、N-氧化西酞普蘭和脫氧丙酸衍生物。在人體內,血漿中西酞普蘭主要以原形形式存在。
5.穩態時,西酞普蘭的代謝物DCT、DDCT的濃度分別為原形的1/2和1/10,通過尿液和糞便排泄。
6.特殊人群年齡:比較了60歲或大于60歲健康志愿者與年輕健康志愿者的藥代動力學。在單次給藥中,老齡人群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和藥物半衰期較年輕人群分別增長了30%和50%,多次給藥則分別增長23%和30%。多數老年患者的推薦用藥劑量為20mg(見用法用量)。
7.肝功能減退:較健康人相比,肝功能減退患者的西酞普蘭清除率降低37%,半衰期增加一倍。肝功能損傷患者的推薦用藥劑量為20mg(見用法用量)。
8.腎功能減退:腎功能輕度至中度損傷的患者西酞普蘭清除率較健康人下降了17%。不推薦對腎功能減退患者進行劑量調整。
各種類型的抑郁癥。
1.本品的不良反應通常短暫且輕微,通常在服藥后第一或第二周內明顯,隨著抑郁癥狀改善一般都逐漸消失。常見的副作用有惡心、口干、頭暈、頭痛、嗜睡、睡眠時間縮短、多汗、流涎減少、震顫、腹瀉。
2.在國外的臨床研究和上市后報告的不良反應中,與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有疲倦、陽痿、失眠、多汗、嗜睡、喜打哈欠。
3.下述罕見的不良反應報道暫時認為可能與本品有關:血管性水腫、舞蹈手足徐動癥、表皮壞死、多形性紅斑、肝壞死、抗抑郁藥惡性綜合癥、胰腺炎、血清素綜合癥、自然流產、血小板減少、心律不齊、陰莖持續勃起癥、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戒斷綜合癥。
4.在國外臨床研究中還發現以下不良事件,但不一定是由本品引起的:
(1)心血管系統: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低血壓、高血壓、心動過緩、肢端水腫、心絞痛、期外收縮、心衰、面紅、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心肌缺血、短暫腦缺血發作、房顫、心跳驟停、束枝傳導阻滯。
(2)神經系統:感覺異常、偏頭痛、運動機能亢進、眩暈、肌張力增高、錐體外系功能紊亂、不隨意肌肉收縮、運動功能減退、神經痛、肌張力異常、異常步態、感覺遲鈍、共濟失調、協調障礙、感覺過敏、眼瞼下垂、木僵。
(3)內分泌系統: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男子乳腺發育。
(4)消化系統:唾液增多、胃腸脹氣、胃炎、胃腸炎、口腔炎、噯氣、痔瘡、吞咽困難、磨牙、齒齦炎、食道炎、大腸炎、胃潰瘍、膽囊炎、膽石癥、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返流、舌炎、黃疸、憩室炎、直腸出血、呃逆。
(5)全身:潮紅、僵直、酒精不耐受、昏厥、流感樣癥狀、枯草熱。
(6)血液系統:紫癜、貧血、鼻衄、白細胞增多癥、白細胞減少癥、淋巴結病、肺栓塞、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減少癥、低色素性貧血、凝血功能異常、牙齦出血。
(7)代謝、營養方面:體重減少、體重增加、氨基轉氨酶升高、口渴、眼干、堿性磷酸酶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膽紅素血癥、低血鉀、肥胖、低血糖、肝炎、脫水。
(8)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炎、肌無力、骨骼痛、滑囊炎、骨質疏松。
(9)精神系統:注意力減退、健忘、淡漠、抑郁、食欲增強、抑郁加重、企圖自殺、疑惑、性欲增強、好斗、惡夢、藥物依賴、人格解體、幻覺、欣快感、精神消沉、錯覺、妄想癥、情緒不穩定、驚慌、精神病、緊張性精神障礙、抑郁。
(10)女性生殖系統:閉經、溢乳、乳房疼痛、乳房增大、陰道出血。
(11)呼吸系統:咳嗽、支氣管炎、呼吸困難、肺炎、哮喘、喉炎、支氣管痙攣、痰多。
(12)皮膚和附屬物:皮疹、瘙癢、光敏性反應、尋麻疹、痤瘡、皮膚變色、濕疹、脫發、皮炎、皮膚干燥、鱗癬、多毛癥、少汗、色素沉著、角膜炎、蜂窩炎、肛門瘙癢。
(13)特殊感覺:適應性調節障礙、味覺顛倒、耳鳴、結膜炎、眼痛、瞳孔散大、畏光、復視、流淚異常、白內障、味覺喪失。
(14)泌尿系統:多尿癥、尿頻、尿潴留、排尿困難、顏面水腫、血尿、少尿、腎盂腎炎、腎結石、腎臟疼痛。
抑郁癥,抑郁癥
1.對本品高度敏感者禁用。
2.本品不能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同時使用(見注意事項)。
1.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的相互作用在同時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的患者,曾報道發生嚴重或致命的反應,如體溫過高、僵直、肌痙攣、重要生命體征的自主不穩定快速波動,包括精神極度興奮所致的精神狂亂、譫語或昏迷等意識改變。所以建議SSRI和MAOI’S不可聯合使用,或者停止服用其中任何一種藥物至少14天后才可以服用另外一種藥物。
2.告誡因本品解除抑制的作用可先于抗抑郁作用,所以,病人在出現明顯抑郁緩解之前仍可能持續存在自殺的可能性。如病人進入躁狂期,應停用本品,并給予精神抑制藥作適當治療。
3.西酞普蘭可能會引發癲癇的發作,因此,有癲癇病史的患者慎用。
4.西酞普蘭可能會引發躁狂的發作,因此,有躁狂病史的患者慎用。
5.嚴重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慎用。
6.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西酞普蘭可能會引發低鈉血癥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癥,因此,在用藥過程中應密切監測上述疾病的癥狀發生,并及時停藥,采取適當的措施。
7.使用本品的患者應避免操作危險的機械、包括駕駛汽車。
8.使用本品的患者不應同時服用含酒精的制品。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