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 英文名稱: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66563
- 產品類別:
化學藥品
- 規格:
20ml
- 生產地址: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工業園創新路9號
- 批準日期:
2015-12-28
- 藥品本位碼:
86902469000327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國藥準字H20066563
化學藥品
20ml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工業園創新路9號
2015-12-28
86902469000327
處方藥
醫保乙類
否
24個月。
國產
高齡患者慎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1.甘草酸單胺對肝臟在固醇代謝酶有較強的親和力,從而阻礙皮質醇與醛固酮的滅活,使用后顯示明顯的皮質激素樣效應,如抗炎作用、抗過敏及保護膜結構等作用;無明顯皮質激素樣副作用。
2.本品可促進膽色素代謝,減少ALT、AST釋放。
3.本品可誘生γ-IFN及白細胞介素Ⅱ,提高NK細胞活性和OKT4/OKT8比值和激活網狀內皮系統。
4.本品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抑制細胞膜磷脂酶A2(PL-A2)和前列腺素E2(PEG2)的形成和肉芽腫性反應,抑制自由基和過氧化脂的產生和形成。
5.本品可降低脯氨羥化酶的活性,調節鈣離子通道,保護溶酶體膜及線粒體,減輕細胞的損傷和壞死,促進上皮細胞產生黏多糖。
6.鹽酸半胱氨酸在體內可以轉換為蛋氨酸,是一種必須氨基酸,在人體可合成膽堿和肌酸,膽堿是一種抗脂肪肝物質,對由砷劑巴比妥類藥物、四氯化碳等有機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蛋氨酸有治療和保護肝功能的作用。
1.人體內藥動力學:
(1)血中濃度:正常人靜脈注射本品40ml(含甘草酸苷80mg)時,血中甘草酸苷濃度在給藥10小時后迅速下降,以后呈逐漸減少,甘草酸苷加水分解物甘草次酸在給藥后6小時出現,24小時達到高峰,48小時后幾乎完全消失。
(2)尿中排泄::正常人靜脈注射本品,尿中甘草酸苷含量隨時間逐漸減少,27小時的排泄量為給藥量的1.2%,6小時后尿中出現甘草次酸,并在22~27小時后達到高峰。
2.動物體內藥代動力學(參考):給小白鼠靜脈注射3H-甘草酸苷,10分鐘后摘取臟器,可以見到所有的臟器都含有甘草酸苷,分布最多的臟器是:肝臟,為3H-甘草酸苷注射量的73%,其次分布順序為:腎,肺,心臟,腎上腺。
本品治療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也可用于治療濕疹、皮膚炎、蕁麻疹。
1.通過在治療慢性肝病時,改善肝功能的雙盲法試驗,不通用量比較試驗和厚生省批準追加藥物效能(對慢性肝病肝功能改善作用)調查的4213例,其中僅27例(占0.61%)出現不良反應。主要癥狀有血鉀值降低13例(占0.29%),血壓上升5例(占0.11%),上腹不適3例(占0.07%)等。
2.休克,過敏性休克(發生頻率不明):有時可能出現休克?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肺衰竭,潮紅,顏面浮腫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停藥,并給予適當處置。
3.過敏樣癥狀(Anaphylaxis-likesymptom)(發生頻率不明):有時可能出現過敏樣癥狀(呼吸困難,潮紅,顏面浮腫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停藥,并給予適當處置。
4.假性醛固酮癥(Pseudoaldosteronism)(發生頻率不明):增大藥量或長期連續使用,可出現高度低血鉀癥,增加低血鉀癥發生率,血壓上升,鈉及液體潴留,浮腫,體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狀,在用藥過程中,要充分注意觀察(如測定血清鉀值等),發現異常情況,應停止給藥,另外,可出現由于低血鉀癥導致的乏力感、肌力低下等癥狀。
慢性肝病,肝功能異常,濕疹,皮膚炎,蕁麻疹
1.對本品有既往有過敏史患者禁用。
2.醛固酮癥患者﹑肌病患者﹑低鉀血癥患者(可加重低血鉀癥和高血壓癥)禁用。
1.慎重給藥:對高齡患者應慎重給藥(高齡患者低血鉀癥發生率高)。
2.重要注意事項:
(1)為防止休克的出現,問診要充分。
(2)事先準備急救設施,以便發生休克時能及時搶救。
(3)給藥后,需保持患者安靜,并密切觀察患者狀態。
(4)與含甘草制劑并用時,由于本片亦為甘草酸苷制劑,容易出現假性醛固酮增多癥,應予注意。
3.給藥時注意:靜脈內給藥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狀態,盡量緩慢速度給藥。
4.用酒精棉消毒安瓿切口后,再切瓶口。
5.有報導口服甘草酸及含有甘草的制劑時,可出現橫紋肌溶解癥。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相關視頻